“看不見摸不著”的供應鏈如何展示?來鏈博會現場一探究竟
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正在舉行,本屆鏈博會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供應鏈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如何展示出來?鏈博會究竟有什么不同之處?我們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一下。
總臺央視記者 王世玉:我手上拿著的是數字科技鏈的參展企業名單,在A02展臺我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蘋果公司,而很特別的是和它一起出現的還有三家企業,也就是說四家企業是同時參展,在同一個展位。
當記者找到了蘋果所在的A02展臺,發現現場并沒有任何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的展示,而是將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幾個生產線搬了過來。這幾條生產線,恰恰來自名單中的另外幾家企業。
蘋果亞洲運營及采購管理副總裁 崔玉善:今天選擇的是三家非常有代表性的供應商伙伴,都跟我們進行了長達10年以上的合作。這一臺它是一個多工位的光學檢測設備,它可以把檢測的結果實時反饋到我們這個生產設備中。供應商之間也可以是作為一個合作伙伴,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展出的不單單是直觀的產品,而是產業鏈條的上下游和供應伙伴間的合作模式,這正是鏈博會不同于其他展會的特別之處。
不僅如此,在這個展臺,記者還發現了一個光伏組件的展示,這既不屬于蘋果公司的業務范圍,又更應該出現在清潔能源鏈的產品,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呢?
蘋果亞洲運營及采購管理副總裁 崔玉善:藍思科技實際上跟我們合作這十幾年的歷程中,它也積累了很多制造玻璃方面的一些經驗,引發他們去研發了一些光伏玻璃的技術。可以去承擔一些像海上漂浮光伏這方面的一些高難度項目。
數字科技企業高效的生產手段,可以應用在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中,像這樣的跨界融合,在本屆鏈博會上隨處可見。
在數字科技鏈的參展企業名單當中,有很多來自物流、金融領域的服務企業;而大量的人工智能企業,反而出現在了其他不同的展區。在智能汽車鏈里,它們是自動駕駛的一部分,在綠色農業鏈的現場,農業企業和科技企業還合作發布了國內首個農業開源鴻蒙操作系統。
中信農業數字農業部總經理 田明:我們暢想的未來應該是可能農民用一兩斤玉米的錢,一兩斤桃的錢就可以利用上這些高科技,有計算機幫他們去計算。鏈博會,是我們大家要連在一起,能讓我們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更加地降本增效,那么這就是我們要做數字化農業的意義。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董事長 宋海良:就是產業鏈條之間,還有硬連接,有軟連接。所以鏈條縱向的一體化越來越強,橫向相關的融合化、多元化越來越強。第三個集成化越來越強,這個鏈條不斷地加長延伸。
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 尹燁:你像如果我們一般參加一個展會,你可能就盯著一家企業去了,今天不一樣了,我來我要想聽聽你這個鏈是怎么做的,我想把所有的展館都走一遍。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上的集聚,它還產生了化學的反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