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解山東丨厚道信義說山東

      

      

      □ 本報記者 王學文

      “厚道齊魯?shù)?,美德山東人”“好客山東”……當下很多外省人對山東、山東人的印象,已成為山東的一個品牌,讓山東人驕傲。

      海右山左,這片號稱齊魯?shù)奈滞链蟮?,自古厚德沐深,仁鐸悠長。也正因為來處古遠,所歷久長,走得才更遠。

      到茌平出差,當?shù)嘏笥颜f韓屯鎮(zhèn)建了一座紀念義姑的館舍。義姑的故事,是我小時候讀書讀到的,沒想到竟發(fā)生在山東,義姑竟是山東人!立即前去探望。

      據(jù)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上了《列女傳》的,說的是春秋時期,齊國攻打魯國,魯國一位村婦,帶著兒子和侄子一起逃避戰(zhàn)禍。孩子正小,又是兩個,逃難路上甚是累贅。要想跑得快些,就得拋棄一個。這位村婦毫不猶豫,丟下了自己的兒子。

      追上來的齊國將軍了解到她扔下的是親生兒子后,表示不解。

      婦人解釋,丟下自己的孩子,當然不舍得,也很心痛,但這樣做心安。

      齊國將軍感嘆魯國是仁義之國,魯國之民是仁義之民,就讓這位婦人帶著侄子和兒子安然離去。他不忍再攻打魯國,回去稟報國君,竟也獲得同意。

      這位魯國村婦被后人尊稱為“義姑”,據(jù)說就是茌平韓屯鎮(zhèn)人。

      行文至此,蕩開一筆,義姑和齊國將軍、齊國國君都是厚道之人,一位行義事,后兩位被義事之舉所感動,不但成全其義舉,而且停戰(zhàn),從而福澤更多百姓。

      義姑祠里義姑像莊嚴慈穆,立于尊前我敬意涌懷,思緒聯(lián)翩。

      這次躲避齊國戰(zhàn)禍,義姑也許是受了親人的囑托,帶著侄子一起走;也許只是匆忙中帶上侄子一起逃命。于前者,她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義厚道。于后者,丟棄自己的孩子,是她自發(fā)自覺,更顯得她宅心仁厚、良善慈穆。

      不禁想起兒時過年村里人家常貼的一副春聯(lián):“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這是在山東流傳很廣的一副春聯(lián)。義姑的行為,不正彰顯了這副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嗎?齊魯大地,不是無時無刻在演繹著這副對聯(lián)的內容嗎?

      在山東很多人家的家譜家訓里,都有類似內容:告誡后代“吾家忠厚世傳承”“且勸后之子孫,讀書立志”(《昌樂閻氏家乘》),這些家族世代遵守,形成醇厚的家風,培養(yǎng)出一位又一位文壇英才和國家棟梁。

      對這副春聯(lián)和這些家譜誡語,兒時讀來似懂非懂,只覺得意蘊很深。長大后讀《論語》,讀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才感悟到這副春聯(lián)大有意蘊,是對這句“論語”的高度概括。

      不是嗎?“孝、悌、謹而信、泛愛、親仁”,不用把這些優(yōu)秀品德集納在一起,僅是這其中每一個詞,都可用“忠厚”來概括——把每個詞細品一下試試。

      而“學文”,更是“詩書”的表意。

      偉哉《論語》,偉哉這副春聯(lián)!

      “忠厚”是道德培養(yǎng),“讀書”是能力培養(yǎng),無論是《論語》還是這副春聯(lián),都將道德培養(yǎng)置于能力培養(yǎng)前,反映了一個人入世做一番事業(yè)古今不變的規(guī)律:先做人后做事。是的,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一個人來到世間走一回,首先靠品德立住身,其次靠能力走開路,這才有人生的寬度和長度。

      《論語》有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智慧、能力讓你得到一個官位,但沒有仁德,即使得到了也會失去,所謂“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恰如《周易》所言,“德不配位,必遭災殃”。

      《論語》上說,一個人做善事,有的出于本能,有的是為了有所求,所謂“利仁”。但不管怎么說,行善畢竟是一件好事。忠厚做事,在一些小事上會吃虧,從長遠來看,則有助于成其大事。有此良好的品性,即使“桃李不言”,也會“下自成蹊”,在其周圍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磁場,他會順遂寬廣,款款成事。這就是《菜根譚》所說的“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

      忠厚的品德,如果由個人修養(yǎng)上升為一種家族文化,代代相傳,則會代代獲得佑助,家道平安,人丁興旺,這就是所謂的“傳家遠”;再進一步,如果這個家族在某一代出了一位天資聰穎之輩,以其出眾天賦,加以良好家風,則其或在學問上,或在官場上,或在其他方面,自會干出一番事業(yè)。這就是《易經(jīng)》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一代詩壇領袖王漁洋,出生于我省桓臺縣有名的“新城王氏”,其家族從明朝中葉到清朝中葉,300多年間科甲蟬聯(lián),叔侄進士,兄弟督撫,父子尚書,光耀迭出。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家族的第一代祖先,竟是從諸城到桓臺給地主扛長工的“打工仔”,第一代女主人也是貧家女子。這一對貧賤夫妻,心地仁厚,與人為善,家境不甚寬裕,卻樂于接濟更貧窮的人。他們言傳身教,子女都繼承了這個優(yōu)良品德。第二代成長起來后,家境還是不甚寬裕,竟出了一位“尤好施予”的“善人公”——濟貧扶弱品德高尚的人。以這種良善家風作溫床,當王家從第三代開始有能力供養(yǎng)子孫讀書時,漸次孕育出一個名門望族。

      有桑梓故老孔夫子黃鐘大呂般的教化,有幾千年來家傳鄉(xiāng)約的潤澤,有春聯(lián)等身邊藝術的細雨潤物,更有一個個活生生的事例作導引,“忠厚”“厚道”“信義”已在齊魯大地深深扎根,成為山東人的性格基因,成為齊魯大地的血肉文脈。

      打量山東人,他們可能木訥寡言,不善于喋喋表心,卻有一顆熱情真誠的心:在受人之托時,他們會忠人之事;就是沒有受人之托,只是遇人有難,他們也會毫不猶豫伸出幫扶的雙手;就是沒有遇人有難,僅是萍水相逢,也會熱誠真情待人。

      筆者近日刷視頻,一位行走全國的南方貨車司機,在山東裝貨時,看到主人院子里的石榴碩果累累,不由多看了幾眼,并拍了視頻。主人看他喜歡,臨走時摘了石榴送他,讓他好一通感慨“好客山東”。

      另一位外省人感嘆,你給山東人送禮物,會收到更多的回贈,要是不收,山東人會給你扔下就跑……

      今天,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山東人更是堅守忠厚品德,忠誠守信。山東人明白,市場經(jīng)濟固然是追求利潤的經(jīng)濟,但更是誠信經(jīng)濟、道德經(jīng)濟。為誠信吃點虧,不失做人本性,值得!這樣做往往引來更大的回報。這是市場的力量、市場的邏輯,更是道德的力量、道德的邏輯。

      美德、好客、美譽,已成為山東發(fā)展的軟實力,助益山東人民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