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時評 > 正文
  • 尺素金聲丨提升抗災減災能力,糧食豐收底氣足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沒有哪個產業像糧食這樣,平時不顯山露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牽動人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目前秋糧收獲進入尾聲,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將再創歷史新高。

      這份豐收答卷極不容易。今年糧食生產一波三折,夏收時節河南等地遭遇“爛場雨”;8月,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又遇極端強降雨,西北等一些地區旱情蔓延。抗災奪豐收,再次印證了大國糧倉的扎實根基。

      面對諸多挑戰,糧食豐收是怎么做到的?

      一線走訪聽到基層干部感慨:“政策好、科技強、人努力,這么多超常規舉措集中發力,才換來了今年的豐收。”

      先來看看抗災減災能力。

      今年“爛場雨”多年不遇,95%的受災面積集中在河南。受災不等于成災,關鍵要靠“人努力”去減災減損。中央財政緊急下撥5.46億元,60多萬臺聯合收割機奮戰麥收一線,6100多支農機應急服務隊爭分奪秒,烘干機晝夜作業,主產縣3至5天麥收完畢,最大程度減少了損失。

      再算一筆“產量賬”,看看我們的綜合產能。

      從一地一域看,糧食產量確實有增有減。但放在全國大盤子中看,我國13個糧食主產區、800多個產糧大縣,分布范圍廣,回旋空間大,有條件“以豐補歉”。冬春小麥、早中晚稻、玉米大豆,不同時節接茬耕耘,能夠實現“以秋補夏”。

      看夏糧,今年夏糧播種面積3.99億畝,比上年增加117.8萬畝,受“爛場雨”影響的小麥面積僅占全國小麥面積8%,其余主產區均實現增產,比如,山東增產6.5億斤,江蘇增產1.36億斤,安徽增產3.68億斤……總的算下來,今年夏糧產量2923億斤,雖比去年略減25.5億斤,但仍居歷史第二高位。

      看秋糧,8月初的洪澇災害確實造成了一些地方糧食減產,但“洪災一條線”,對面上的影響總體有限。就拿黑龍江五常市來說,水稻受災130萬畝左右,從點上看,的確有點重,但這130萬畝僅占全省水稻的2%、全國的0.3%。而種植面積是糧食產量的根基,今年全國秋糧播種面積13.1億畝,比上年增加了700多萬畝。不光面積增加,單產也提高了,今年300個糧食大縣啟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對糧食豐收貢獻率達73%。

      總體看,夏糧產量處于高位、秋糧增產已成定局,除受災地區外,大部分主產區普遍增產,實現了“以豐補歉”“以秋補夏”。

      還要算一筆“產能賬”,看看我們的厚實家底。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國大中型灌區7300多座,今年春灌、夏灌、秋灌累計供水2900多億立方米,相當于澆了5條黃河。盤盤家底,全國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24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氣力式精量播種機量產應用,這些都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糧食生產力。

      豐收不易,但我們更要看到的是,今天的豐收不是“一時一策”換來的。如果沒有“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的持續努力,關鍵時候基礎設施、科技手段、應急隊伍哪能一下頂上勁?

      歷史已講透了這個道理:齊國誘導魯國棄糧種桑,關鍵時候斷糧降服魯國。越王勾踐把種子煮熟貢給吳國,趁其糧食絕收一舉滅吳。

      環顧當今世界,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我們不能忘記,新冠疫情暴發后,許多國家和地區立即捂緊“糧袋子”。糧食供應鏈穩定受到沖擊,糧食就成了博弈工具、談判籌碼。

      對我們這樣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每天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如果真缺糧了,到國際市場上能輕松買到嗎?!

      透過今年來之不易的豐收,要更加認識到必須時刻繃緊糧食生產這根弦。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年年抓緊,季季抓緊,持之以恒,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進一步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糧食面積、產量不掉下來,供給、市場不出問題,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歷史告訴我們,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讓我們始終做到手中有糧!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