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通達、先進、綠色——2023天津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上看我國航運業活力
18日,2023天津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落幕。這場國內門類最為齊全的航運產業綜合性展會,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航運領域龍頭企業、世界知名港口等參展參會。透過他們的展示、交流與合作,可以一窺我國航運業通達、先進、綠色的發展趨勢。
通達網絡越織越密
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展區,不少人駐足在一塊巨大的顯示屏前。屏幕上躍動的數據,顯示出公司“鏈接世界”的“貿易版圖”。
“我們的全球航線覆蓋了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個港口。擁有船舶1300余艘,綜合運力1.11億載重噸,位居世界第一。”展區講解人王志剛說。
航運業承擔了超過八成的全球貿易運輸任務。數據顯示,我國連續六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航運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荷蘭鹿特丹港駐中國區首席代表鄒俊善表示,鹿特丹港作為歐洲第一大港,是通往歐洲的主要門戶,約四分之一的吞吐量與中國相關。
2023天津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現場。新華社記者孫凡越 攝
天津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近年來天津港快速迭代發展。展會上,天津港集團副總裁羅勛杰介紹了一組數據:今年前10個月,天津港集團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44萬標箱,同比增長6%。
這一數據的得來并非一朝一夕。近年來,天津港織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航線,擁有集裝箱航線145條。為了更好地聯通內陸,還開通40余條海鐵聯運通道,服務覆蓋國內13個省區市,聯通二連浩特、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滿洲里4個口岸。
與會專家認為,長期以來我國港口群在集裝箱吞吐量、貨物吞吐量等“硬實力”指標上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先進制造需求旺盛
“這艘就是新一代智能化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船)‘海洋石油123’號的模型。”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何金平說,幾個月前,這一海上一體化生產運營的智能“海上油氣加工廠”正式投產,為智能化油氣生產運營奠定基礎,是中國海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又一大國重器。
除了“海洋石油123”號等“海上新星”外,今年以來,全球首艘M350型海上浮式生產儲卸船、“耕海1號”二期海洋牧場綜合體相繼交付。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海洋經濟數據顯示,在海洋油氣、深遠海養殖、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帶動下,海工裝備需求持續旺盛,海工交付訂單金額為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增長116.7%。
觀眾在博覽會上參觀。新華社記者李然 攝
希臘航運金融協會主席喬治·克西拉扎基斯表示,過去十年,大約一半的希臘新船是在中國建造的,他們從中國船廠訂購了約1300艘船,累計訂單價值600億美元。
中國船級社天津分社副總經理洪波深有同感,他認為,我國的船隊目前處于騰飛式的發展階段。2023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船東擁有的船隊規模已達到2.492億總噸,按總噸位計算成為世界最大船東國。
羅勛杰觀察到另一個現象,他說:“目前,我國船舶制造、船舶海工和以船舶為核心的整個生態蓬勃發展。我們還發現,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也在積極參與船舶建造。”
綠色、智慧成為“熱詞”
“我們主要負責港口機械的設計建造,像這種自動化碼頭、集裝箱裝卸橋吊,都是我們的主導產品。”展會上,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設計所所長易紅軍正在向有意向的合作伙伴介紹產品。
當被問到我國航運業最大的特點時,易紅軍用“綠色與智慧”來形容,這兩個關鍵詞也是與會嘉賓口中的“熱詞”。
易紅軍進一步解釋,“我國港口在快速邁向智能化,甚至是無人化,這也要求我們從產品的設計端、建造端就進行創新改變。”易紅軍說,目前該公司的智能化設備已占到全部產品的八成左右,很多產品出口海外。
觀眾在博覽會上參觀。新華社記者孫凡越 攝
不僅是港口,船只也在向著綠色與智慧邁進。“近年來,航運業使用的新能源綠色船舶越來越多。”洪波介紹,作為船級社,既要保障船舶安全,同時要推動船舶的輕量化、綠色化、智能化。
中國船級社展區展出的一艘30萬噸超大型原油船“新伊敦”號模型,就是去年交付的擁有翼型風帆的超大型原油船,兩對大型硬質翼型風帆由我國科研團隊自主研制。以“新伊敦”號用經濟航速營運中東至遠東航線為例,可以減少碳排放約2900噸。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付緒銀在開幕式上表示,綠色智能是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推進氫能、光伏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航運領域應用,統籌發展綠色港口、綠色船舶、綠色航道、綠色運輸組織,推進綠色航運業低碳轉型,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航運業深度融合,發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智慧航運,整體提升航運業全要素、全鏈條數字化水平。(記者劉奕湛、白佳麗)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