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醫生提醒:使用暖貼謹防低溫燙傷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 近日,氣溫驟降,葉女士便每天都貼上“暖寶寶”來御寒,一貼就是一整天。開始還好,可過了幾天肚子皮膚變紅,還有刺痛感,葉女士以為是“膠布過敏”,便隨手抹了點藥膏,可沒一會兒就覺得皮膚燒灼一樣的疼痛,肚子上發紅的位置已經起皮了。
這可嚇壞了葉女士,趕緊請假去醫院就診,經查,原來葉女士根本不是過敏,而是因長時間使用“暖寶寶”引起的低溫燙傷。“暖寶寶的溫度不高啊,怎么還能燙掉皮啊……”,葉女士百思不得其解。
手足外一燒傷科主任徐棟表示,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于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的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當皮膚長時間接觸暖貼近60℃的溫度且持續五分鐘以上時,就有可能造成燙傷,低溫燙傷一般沒有很明顯的疼痛感,皮膚會有紅腫、水泡、脫皮或發白等現象。暖貼本身面積不大,所以燙傷范圍也不大,可燙傷度往往比較大,由淺Ⅱ度到深Ⅱ度,嚴重者會達到Ⅲ度,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發生潰爛,有些長時間都無法愈合。
手足外一燒傷科主任徐棟提醒廣大群眾朋友,一旦被燙傷,千萬不要在燙傷部位涂抹牙膏或者醬油等,這些物品未經消毒處理,很容易造成感染,最好立即用冷水沖洗,如果水泡較小只需用外用燙傷膏即可,如果水泡較大,需要用消毒過的針或注射器頭扎破水泡表層放出滲液,再涂抹藥膏,若情況比較嚴重需及時去醫院就醫。而且,低溫燙傷的嚴重程度很難判斷,所以還是建議患者在發生燙傷后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尋找最佳的治療途徑;糖尿病患者發生低溫燙傷后,更應及時尋求醫生幫助,以免延誤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如何安全使用暖貼
在使用暖貼時,不能直接接觸皮膚,可以貼在衣褲的外側(衣褲不能太薄);其次,睡覺時不要貼暖貼,因為長時間使用暖貼容易造成低溫燙傷,而且睡覺時會無意中擠壓暖貼,更容易被燙;還有,糖尿病、血液循環障礙者、脈管炎、長期臥床或中風后遺癥的人以及嬰幼兒避免使用,因他們的皮膚熱敏感度低,更容易造成低溫燙傷。
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手足外一燒傷科是縣域內具有血管、神經顯微修復治療技術的特色專業科室。目前,科室團隊已經開展了斷指再植、斷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皮瓣移植修復創面、神經和血管損傷的顯微修復、手、腕、足、踝部骨折和肌腱損傷的手術治療,手足部畸形矯正,踇外翻矯形,糖尿病足的治療,各種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的手術治療、燒傷的診治。其中斷指再植、斷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皮瓣移植修復創面、神經和血管損傷的修復榮獲5項科技進步獎,手足外一科全體醫護人員將一如既往地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術,精心的護理服務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專業的醫療服務。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