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農發展,肥城“新農人”變身“興農人”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 走進肥城市邊院鎮興隆村力科農業專業合作社,一棟棟高標準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一株株藍莓果苗整齊有序、郁郁蔥蔥。合作社負責人馬傳力正在忙著檢查藍莓苗除蟲、澆灌和枝葉生長情況。“這幾天藍莓棚內溫度降低了不少,得適當提高點溫度。”馬傳力一邊介紹,一邊根據手機上顯示的信息提示調高棚內溫度。

說起棚里“智慧機器”,“新農人”馬傳力興致很高。他說:“大棚內安裝了智能監測控制系統,卷膜、控溫、控濕、灌溉、施肥等工序全程自動化、信息化管理,連上網絡,坐在家里都能操控。”馬傳力告訴記者,之前搞種植的時候,一個人顧不過來一個棚,現在講究智能化、標準化,通過遠程調控,輕松便捷很多。
邊院鎮是肥城市行政村最多的鄉鎮,村情復雜,發展極不平衡,北部山區薄弱村是區域實現鄉村振興的“瓶頸”。2022年,邊院鎮黨委抓住“聯合”關鍵詞,率先組建了北部山區特色農業聯合黨委,成功讓“聯村共建、聯產發展、聯心致富、聯鄉振興”成為現實。
馬傳力是“90后”,也是北部山區特色農業聯合黨委藍莓全鏈條產業圈的“領路人”,他采用科技手段打造的藍莓種植棚,果品有保障,銷路“線上”通。不少種植經驗豐富的老農人逐漸放棄家庭小土棚,到馬傳力的“智慧云”藍莓棚打工,也獲得了可觀收入。
目前,邊院鎮北部山區特色農業聯合黨委“互聯網+農業”的藍莓全產業鏈已經成型,有了智慧農業的加持,藍莓結果期極大縮短,實現藍莓鮮果錯季上市。據馬傳力介紹,今年藍莓成熟上市后也將繼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藍莓價格能突破100元每斤,是普通藍莓的3至4倍。
“像馬傳力這樣的‘新農人’在邊院鎮還有很多。”邊院鎮黨委副書記聶傳偉介紹,這些人多數成為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的主力軍,在新思想、新科技的幫助下,為家鄉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邊院鎮北部山區特色農業聯合黨委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過半數,藍莓產業年產值突破200萬元。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