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擦亮體教融合名片
新華社南寧11月13日電 題:廣西擦亮體教融合名片
新華社記者徐海濤、盧羨婷、吳梓溢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正在廣西火熱進行,盡顯體教融合成果。近年來,廣西不斷推動新時代青少年和學校體育改革發展,持續擦亮體教融合這張名片。
讓青少年賽事多起來、活起來
11月13日,在廣西百色市體育中心體育館,學青會中國式摔跤比賽角逐激烈。在位于體育館一旁的百色市民族體育中學,學生在忙碌的課業之余,也熱議著身邊的精彩賽事。
摔跤是廣西的傳統體育強項。學青會期間,東道主選手陸鋒就在國際式摔跤比賽中拿下1枚金牌。“這些年,基層青少年體育發展很快,我這邊就向上級單位培養輸送了30多名運動員。”從事摔跤教練工作22年的百色市體育運動發展中心摔跤教練員楊秀柱說。
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盧意文介紹,廣西突出特色和優勢項目,創新培育建設體操、舉重、摔跤、田徑和攀巖5個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小高地。同時,實施青少年賽事興旺工程,形成“一地一品、一地多品”賽事體系。
據統計,2022年、2023年廣西分別舉辦41項、45項全區青少年錦標賽,以賽促練。本屆學青會期間,1200多名運動員代表東道主出戰,參與40多個分項賽事。
在南寧馬山縣舉辦的學青會攀巖比賽中,廣西收獲3金3銀1銅成最大贏家。這些成績的取得,背后是當地大力推進攀巖進校園、健全特色賽事體系打下的基礎。
深化改革為青少年健康“加分”
著眼健全體教融合體制機制,廣西近年來從學生體質和中考體育考試等角度發力,形成多方合力。
本屆學青會賽艇、皮劃艇靜水兩個項目日前在來賓市順利完賽。2019年3月,來賓市教育體育局掛牌成立,率先在廣西實現教育體育機構合并。改革過程中,來賓還出臺方案對加強體育訓練提出具體要求,實施“三個一百”工程,即全市布局有100所以上中小學校開設體育訓練、有100名以上體育教師從事體育訓練、每個訓練點學校參加學生人數100名以上。
廣西一方面讓教育部門、體育部門更好協作,另一方面落實“雙減”要求,讓學校、家庭、社會都積極參與到學生健康的塑造中。
2021年,自治區體育局和教育廳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廣西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將體育考試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同時,實行試點先行,將南寧市等5個市和青秀區等14個縣(市、區)納入第一批廣西體教融合示范市、縣(市、區)示范創建單位。
在來賓,當地進一步出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學科考試和評分辦法》,凡報考普通高中、五年制公費師范生的學生,必須參加全市體育中考3項測試,從2021年起逐年提高中考體育分值。據悉,實施中考體育改革后,來賓市在2022年初中體育和健康學科考試中,全市獲滿分的人數同比增加476人,增長率167%,合格以上人數同比增加3056人,增長率41%;2023年全市獲滿分的人數和合格以上人數保持兩位數增長。
“現在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和家長,大家對體育越來越重視了,鍛煉氛圍很好。”來賓市第六中學黨委書記韋正開說。
體教聯辦共建放大“一堂課”效應
廣西在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的同時,還通過體教聯辦共建等方式增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專業性、針對性、實效性。
在平果市第五初級中學,學校配備了足球專項教師6名、籃球專項教師6名、田徑專項教師4名,少數民族體育、羽毛球、健美操、武術等項目同樣配備了2名教師。同時,學校推進全員社團化,更好滿足學生需求。
“學校還施行體育選課走班制度,不僅讓學生們找到擅長的項目,也為他們的個性化發展以及終身鍛煉觀念的培養提供了平臺。”平果市第五初級中學校長譚淑萍介紹,利用平果“雙甲之城”(男、女足各有一支甲級球隊)資源,該校還聘請了平果哈嘹足球俱樂部4位資深教練員給學生進行訓練指導。
近年來,廣西還深入實施基層體校強基工程,深化教育資源和體育資源的融合。全區89所體校與114所小學、114所中學實現共建聯辦。在全區范圍實施“3126”工程,即推動每個縣(市、區)布局3個以上運動項目,每個運動項目至少在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學中進行重點布局。
今年,廣西印發《建設全國新時代體育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甘永輝介紹,方案明確實施學校體育強基行動、青訓體系提升行動等措施,進一步推動廣西體教融合邁上新臺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