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戲小劇“圈粉”北京觀眾
“二姑娘要回娘家住上幾天哪,六月三伏好熱的天……”自“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2023北京推介活動啟幕以來,穿插其中的小戲小劇展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中,五音戲《二姑娘回娘家》唱腔優美動聽,劇情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臺下觀眾聽得津津有味。
“五音戲是淄博的地方戲,也是全國稀有劇種,以唱腔優美動聽、語言生動風趣、表演樸實細膩著稱,距今已有400余年的歷史。”淄博五音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梅花獎獲得者呂鳳琴說,“我們這次之所以選擇將《二姑娘回娘家》帶到北京來,是因為這是最能彰顯地方特色、最能代表五音戲特色的經典選段,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山東的特色劇目,了解山東獨特的戲曲文化。”
此次推介活動的小戲小劇展演,精選了來自省內各地的文藝團體和創作表演單位的數十個文藝節目,種類豐富、表現形式靈活,在推介活動期間循環展演,將山東的優秀傳統文化與好品美景,以戲劇演繹的形式展現給觀眾。
水袖與長綢舞動如云如煙,武角手中兩把長槍耍得輕松恣意,生旦凈丑輪番登臺表演,經典戲曲技藝與電子風的戲曲伴奏新編結合得恰到好處,一場繁華浩大的《盛世梨園》贏得了滿堂喝彩。節目結束后,演員們來到臺下,觀眾紛紛圍上去,排隊與他們合影留念。
“節目里,我們運用了很多典型的戲曲技巧,比如蹺功、水袖、長綢、喝酒下腰等代表性的程式動作。除了柳子戲的部分,我們也讓傳統戲曲的不同行當不同人物同臺亮相,結合當代聲光電的舞臺技術,展現戲曲文化的豐富多彩。”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創意策劃部主任尹春媛說。
除了五音戲、柳子戲、山東梆子、柳琴戲、兩夾弦等山東傳統曲藝表演,語言類節目《跟著共產黨走》也頗受歡迎。小品以《跟著共產黨走》這首經典紅色歌曲誕生的故事中“10分鐘作詞、10分鐘譜曲”的佳話為藍本進行演繹,樂器演奏、山東快板、情景劇相結合的形式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主演燕兵說:“能夠有機會將山東的紅色經典故事帶給北京的觀眾,我很榮幸,回去后,我們要把小戲打磨得更好,把發生在我們那里的紅色故事演給更多人看,讓紅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舞臺上,一首原創歌曲《山海的秋色》點燃了全場的熱情。極具現代感的旋律和歌詞,配合舞臺大屏幕上展現的山東好品與山東美景,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水土這方人這方》《我們的新時代》《鄉村振興唱起來》等歌舞節目,向觀眾展現著山東高質量發展蓬勃向上的活力。
“看完幾場演出,我對山東更是心馳神往。有機會,真想親身去濰坊放放風箏、去淄博吃頓燒烤!”來自北京市海淀區的觀眾高先生說。
(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宇 張依盟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