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老干部積極為服務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池彥明 審核 晁彤彤)“你看,這防火防塵做得還是不夠,設施老舊很容易引發瓦斯和煤塵爆炸。安全問題無小事,這方面還要多注意。”正在井下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的老干部企業服務特派團成員李元華邊看邊說。針對企業發出的技術邀請,李元華在地下煤井中仔細排查,并建議通過將動力電纜電線固定裝置更換為PVC新技術材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圍繞助陣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泰安市委老干部局深挖整合銀發人才資源,通過組建老干部企業服務特派團、開展“金秋賦能·助陣有我”“汶水銀輝企業行”建言獻策活動等方式,鼓勵有能力、有專長的老同志深入企業常態化開展直連問需、獻智出力活動。
“工業強則經濟興,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握指成拳,合力致遠,我們老干部有獨特優勢,更應該積極參與進來。”老同志們撲下身子、沉到一線、靠上服務,“一對一”了解企業基本情況,“面對面”送政策、問需求、解難題,持續激發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針對部分企業對稅費政策不熟悉的問題,市稅務局以市、縣兩級100余名老稅務工作者為主體,組建服務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專員專班,進駐13條產業鏈,為數百家企業提供支持,幫助處理疑難問題,圍繞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企業重組改制等難點,開展“訂單式”產業鏈政策培訓20余次,提供上門咨詢把脈130余次,“手把手”為企業提供貼心指導,解決涉稅問題500余個。
“特派員進駐企業以來,帶領我們外出學習先進經驗,協調爭取各類政策扶持資金,在協調地企關系方面也給予了很大幫助,讓我們吃了‘定心丸’,發展按下了‘加速鍵’。”山東遠程本途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吳進科表示。在新泰,特派員深入企業現場和項目一線,向企業提供行業動態、投資動向、市場供求等信息,對接企業上市、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需求,加強與各主管部門溝通協作,協助做好政策解讀、項目爭取、資金扶持、人才引進等工作,幫助企業用好用活用足優惠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新泰市二級巡視員、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馬秀義,退休后被聘為新能源車輛及工程機械產業鏈顧問,帶領當地汽車產業重點企業負責人赴南方汽車龍頭企業考察學習,成功引進航天鋰電項目落戶新泰。
針對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技術短缺等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老專家、老科技工作者發揮經驗技術優勢,主動參與“千項技改擴規、千企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開展合作科研攻關,幫助企業通過產業轉型、項目引建、科技創新獲得源源不斷的內生發展動力。寧陽縣老科協煤炭專業委員會在縣煤礦企業中推廣機械化采煤和濕式噴漿新技術,提出對井下動力電纜電線固定裝置進行改造計劃,推行具有抗靜電、抗阻燃、彎曲應力大等特點的PVC新技術材料電纜固定掛件,為企業每年節約材料費用50多萬元。與此同時,開展“傳、幫、帶”活動,舉辦“銀青結對·老少幫扶”“有困難、找黨員”等活動,設立“金牌師傅”傳幫帶示范崗,通過以師帶徒、結對幫扶、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形式,幫助青年員工解決技術難題,提高技能本領。
為培養建設新一代高素質青年企業家隊伍,30余名老同志組建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建立企業家培訓中心,搭建政策服務平臺、交流合作平臺、法律服務平臺、活動展示平臺,采取培訓教育賦能、擴大交流互動、以老帶新幫促、表彰先進激勵等多種措施,幫助青年企業家深耕實業快速成長,被授予“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一件件助企紓困的實事好事,讓老同志們在助陣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過程中,也收獲了滿滿的價值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是我們老職教人的職責和使命。我們將不辜負信任,利用好發揮作用的新平臺,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術,為企業生產和人才培養提供支持,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更好地為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作出貢獻。”山東泰山技師學院老干部黨支部書記張世培表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