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評丨十年之約,“烏鎮聲音”呼喚網絡命運共同體
潮新聞記者 阮西內 攝
在小橋流水、槳聲燈影里,烏鎮峰會已步入第十個年頭。
當互聯網之光照進江南水鄉,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交錯展開的時空中,你看見了什么?身穿紅馬甲的“烏鎮管家”穿梭在大街小巷。這是隨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烏鎮的第二年,涌現出的一支自治新隊伍。出租車司機、快遞員,又或是買菜的大媽都會是其中的一員,他們走街串巷,撿垃圾、疏導交通、調解矛盾……為此后的每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保駕護航,也為平時古鎮的文明、安全、和諧、有序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實,這是首創“三治融合”經驗的桐鄉市,在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一個小小縮影,也是烏鎮從“數字化”到“智慧化”,打造互聯共享的基層智治新模式貢獻出的“中國智慧”。
毋庸置疑,誕生和壯大于烏鎮,“烏鎮管家”有著天然的“互聯網+”基因。而今互聯網已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數字空間成為生產生活新空間、社會治理的新領域,數字化與現代化交織發展的圖景日益清晰,從而深度推進了公共服務的高效化,以及社會治理的精準、高效、普惠,更好地感知社會態勢,形成線上線下齊抓共管的發展共同體。
這就提出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如何維護好網絡空間安全,讓人人都能夠受惠于互聯網的發展;二是如何共同參與治理,避免網絡中的負面因素影響到互聯網的發展和使用,把網絡空間建設成為造福全人類的“責任共同體”。因此,今年的烏鎮峰會以“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切中互聯網治理的要害,共同應對網絡安全挑戰,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
“在網絡空間里,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全球共享,自然必須要全球共治?!笔攴e淀,從概念文件到行動倡議,再到每年實踐案例,科技向善越來越成為共識,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從烏鎮傳遍整個世界。也正是在這一理念主張的指引下,烏鎮峰會越來越有影響力,越來越有生命力,也越來越散發出獨特魅力。
“云端”誰寄錦書來?無邊光景“浙”里新。十年峰會,數字文明改寫了一座城市的氣質,從過去的江南水鄉到如今的數字高地,今天的烏鎮,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蝶變”的古鎮向世界發出聲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運共同體”便是如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