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擦亮鄉村生態“底色”
近年來,新泰市堅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堅持按照“因地制宜、注重時效、突出重點、梯次推進”的總體思路,積極探索,創新突破,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擦亮鄉村生態“底色”。
持續發力 不斷強化治理工作的政治定位
自2020年開始,新泰市連續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通過編制規劃和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并建立了高位推動、分工協作、責任落實的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振興工作,成立了由分工市領導任組長,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有關部門及鄉鎮負責人任成員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組,明確了鄉鎮街道的主體責任和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責任。今年以來,先后6次召開了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進會議,明確任務目標,壓實工作責任,并對工作進展實行定期通報,打分排名,確保工作有序推進。全市涉農行政村745個,截至9月底,累計治理完成率達到80.4%。
認真研判 努力明確目標任務的科學定位
新泰市委托專業機構對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先后編制完成了《新泰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調查評估報告》《新泰市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和《新泰市農村生活污水連片治理實施方案》等。針對新泰市農村實際,統籌考慮村居地質條件、撤并規劃、污水總量等因素,確定建設模式,做到全市745個村“分村定位、一村一策”。對污水能夠引入已有管網的鎮區周邊村莊,強化配套管網擴面延伸;對距離管網較遠,且排水較為集中的新型社區,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對排水較為分散、集中收集困難的村居,采用分散處理模式。2023年,全市295個治理任務村莊中,2個村建設污水處理設施,29個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210個村采用集中拉運模式,2個村用黑灰分離+單戶聯戶生態處理模式,52個村采用黑灰分離+簡易處理模式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有效收集和治理。
守正出新 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治理路徑
按照“低成本、易管護、效果好、群眾認可、就近就農實現資源化利用”的總體思路,新泰市積極探索以最小的資金投入,謀求最大治理效能,精心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山區村莊的治理“樣板”。龍廷鎮石山子村針對村戶居住分散、污水集中收集困難等情況,創新探索采用了黑灰分離+單戶聯戶生態處理模式,在村內因地制宜安裝160余套原位生態凈化槽,生活污水通過隔油/沉淀一體池后去除雜物、懸浮物和油污,同時對水量進行調節,初步處理后的污水進入無動力生態凈化槽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出水水質清澈,可用來澆灌小菜園、小花園,治理完成后全村約250戶580余人受益。該處理模式占地面積小、不需專人進行后期維護,適用于丘陵山區居住分散、庭院外空間相對比較狹小的農戶,自完工投入使用以來運行效果較好,走出了一條新泰特色的山區村莊治理之路。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