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含量高、發展模式多、經營模式強 希望的田野上“碩果累累”
↑點擊查看視頻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收獲已過九成,冬小麥播種過八成。
今年,全國秋糧面積預計達13.1億畝,比上年增加700多萬畝。眼下,大豆、玉米收獲正在掃尾,南方中稻、晚稻收獲正加快推進。
眼下,南方地區進入晚稻收獲、油菜播種高峰期。目前,江西省秋糧已收獲2240多萬畝,收獲超七成,油菜播種超八成。在南昌市新建區聯圩鎮的鄱谷農業基地,一批油菜旋耕和機插一體機、油菜無人駕駛移栽機等新型智能化農機具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種糧戶 熊模昌:(以前)江西只有在(北緯)27.5°以南才能實現稻稻油(種植),現在通過這些技術,可以在(北緯)29°范圍內也能實現稻稻油(種植)。
金秋時節,陜西榆林的552萬畝玉米喜獲豐收,當地農戶搶抓晴好天氣,加緊收割作業,確保顆粒歸倉。榆林市近年來積極開展高產試驗示范,在子洲縣一處鄉村振興產業園,農戶們正聚在試驗田里查看玉米收獲情況。
陜西榆林市子洲縣鄉村振興產業園負責人 崔應國:這個玉米每畝畝產是700公斤左右,我們用了新技術、新肥料,要高產25%以上。
當地使用的“新肥料”是以山羊糞為原料研發的新型生物有機肥。榆林市的羊存欄量常年穩定在1000萬只左右,當地依托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發展模式,在解決養殖糞污染問題的同時,實現農作物優質高產。
在榆林綏德縣,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今年預計產量達22.5萬噸。當地通過建設基地、做強品牌等一系列措施,已成功申報山地蘋果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并通過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實現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增收14900多元。
陜西榆林市綏德縣縣長 王誠:整合全縣23萬畝山地蘋果產業,實施了一批苗木繁育、生產管理、貯藏保鮮、品牌營銷、電商物流、配套服務等鏈上項目。
在山東乳山,5萬畝大姜也陸續開始收獲。這兩年,當地成立了大姜合作社,不斷引進新品種,實現了品質和產量雙提升。為了提升附加值,姜農們會挖姜窖子進行存儲。當地供電部門也保障用電需求,從儲存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安全用電等方面為姜農增收提供更好的服務。
山東省威海乳山市大孤山鎮上冊村黨支部書記 丁?。合乱徊?,我們做20畝的試驗田,目的是改良品種、增加產量,在現有的基礎上讓老百姓增產增收。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