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普的陽光灑向千家萬戶!今年以來,寧陽縣累計開展各類全國科普日活動1000余場次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侯金銘)隨著時代發展,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學素質,已成為持續增強泰安市創新能力的基礎性工程。因此,廣泛開展社會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是推進我市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務,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寧陽縣科協聚焦省、市科協部署要求,緊扣活動主題、緊貼中心工作、緊盯群眾需求,開展豐富的科普活動,自8月下旬至9月底,全縣共組織開展各類全國科普日活動1000余場次,創優活動400余場次,實現活動質量與數量雙突破。
科協示范引領 科普縱深推進
9月14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暨科普專家志愿服務行啟動儀式在寧陽縣舉辦,制發《寧陽縣科普專家志愿服務“六大行動”實施方案》,發揮科普專家的專業優勢,將全縣科普日活動推向深入。寧陽縣各級科協和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立足職能職責,主動擔當作為,扎實推動科普日活動在全縣范圍內“橫到邊、縱到底”,全縣上下“一盤棋”,快速形成濃厚科普氛圍。
在全面動員部署的基礎上,寧陽縣科協選擇部分鄉鎮和成員單位作為突破口,以點帶面、示范引領,開啟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行動的良好格局——伏山鎮科協動員各村開展“魅力伏山”衛生健康、生命安全等系列活動124場次;東莊鎮科協組織策劃“送科普服務群眾零距離”系列活動55場次;磁窯鎮科協在鎮駐地及村居懸掛多條“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標語,組織開展“新農村新生活”系列科普活動53場次。
宣傳由點及面 科普資源共享
在寧陽縣各級深入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之際,寧陽縣科協聚焦老年人身體素質與科學素質“雙提升”所需,聯合縣廣場舞協會打造“舞前科普十分鐘”活動——“泗說新語”舞動健康、“富美東疏”廣場科普舞起來、“理響華豐”舞動新生活等15支科普廣場舞隊伍共3000余人,將科學生活、疾病防控等科學常識播撒到一個個社區公園和村廣場,同時吸納100多位“銀齡舞者”成為“科普中國”信息員,創新打造2023年“全國科普日”暨寧陽縣廣場舞科普專項行動,“舞”動科普新風尚。
在全國科普日期間,寧陽縣科協面向全縣所有行政村開展“科普進萬家共建新寧陽”科普掛圖村村到系列活動,制作印發“海姆立克急救”“心肺復蘇”“預防溺水安全知識”“用電安全”系列科普掛圖1200套;縣青少年校外實踐活動基地開展“校外科普實踐”體驗活動,開設消防安全教育、應急急救、電子探究等六大系列50多個科普實踐課程,推動青少年在體驗中感悟科技魅力,參與在校學生1100余人,形成良好社會效應。
突出科協職能 加強科普聯合
9月20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暨山東省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宣講活動在寧陽縣實驗中學舉辦,宣講活動由山東農業大學李燕教授作“深耕麥田穗千重——余松烈院士事跡”報告。在全國科普日期間,“青少年科普進校園”專項行動在全縣84所中小學校全面鋪開,寧陽縣科協先后舉辦了“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3場次,開展“小小科學家”“科技向未來”、安全“童”行等科技實驗、科技制作、科普講座類活動400余場次。
寧陽縣科協發揮縣直部門人才、平臺、組織等資源優勢,策劃打造了一系列形式多樣、主題突出的部門聯合行動。聯合縣衛健系統開展“科普義診惠民生”“服務百姓健康行”健康宣傳、科普講座等活動32場次,累計接待咨詢檢查群眾30000余人,發放日常藥品5000余盒、科普宣傳單50000余份;聯合縣農業、林業系統圍繞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與玉米單產提升、糧油產業合作社經濟組織運營和管理、農業綠色防控技術、農機手技能提升等方面培訓活動,培育高素質農民400余人次。
寧陽縣科協組織開展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縣營造了“人人都是科普之人、處處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圍,激發了全體公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扎實推動了全國科普日活動見行見效,為我市科普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泉和動力。
(審核 聶艷艷)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