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際 > 正文
  • “我永遠不會忘記天津這座城市”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天津這座城市。”墨西哥記者莉莉安娜·帕迪亞·格雷羅(Liliana Padilla Guerrero)10月26日在“走讀中國”天津線的行程結束后表示。

      在為期2天的中外網絡媒體天津走讀交流活動中,來自拉美地區13個國家的14名外國媒體記者共同參訪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打卡天津民俗博物館,在南開大學展開文化交流,揭秘礦山修復“綠色密碼”,沉浸式解鎖天津之美,感受天津的城市魅力與科技助力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

      “全世界都在期待中國分享這項技術。”

      自動化橋吊高空精準“抓娃娃”,無人車自動裝卸往來穿梭……這是參加“走讀中國”活動的記者們在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七彩廊道觀景平臺俯瞰的場景。安全、高效又環保的中國式現代化港口也讓記者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仿佛鏡頭將跟隨一趟趟班列駛向自己的國家,見證兩國間暢通的貿易往來。

      “無人自動化作業,充分體現出中國水平。”巴西中北部傳媒集團記者拉妮利·羅德里格斯·維羅索(Ranielly Rodrigues Veloso)表示,“無人作業技術對于推動進出口貨物運輸方面十分有益,相信不僅是巴西,全世界都在期待中國分享這項技術。”

      據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副總經理孫彪介紹, 天津港的電力供應全部來源于“風光儲荷一體化”系統,100%使用風能和光能的清潔能源,綠電100%自產自足,實現碼頭零排放。此外,港口還運用了“5G+北斗”、AI智能水平運輸管理系統等前沿技術,為全世界人工集中箱碼頭提供了自動化升級的中國方案。與人工碼頭相比,減少人力70%左右。

      看到智慧碼頭的運作方式,阿根廷公共電臺記者萊蒂西亞·馬丁內斯(Leticia Martinez)說:“這一切對我來說十分新奇。這里不同于拉美的很多碼頭。”

      “天津港的零碳技術相當重要。”墨西哥《千年報》記者莉莉安娜·帕迪亞·格雷羅(Liliana Padilla Guerrero)表示 ,“不僅墨西哥可以學習這里的環保經驗,全世界都可以加以借鑒。”

      在“走讀中國”活動天津線的最后一站,中交集團天航局薊州礦山生態修復使用的“高壓噴霧水炮車無塵爆破”技術也讓記者們深感震撼。礦山無塵爆破演示現場上,高壓噴霧水炮車啟動,對準爆破點開始噴射。爆破響聲過后,粉塵在短時間內被快速壓制,現場不見石塊的飛出。

      “揚塵是世界級礦山生態修復難題,我們在爆破過程中采用國內先進的降塵設備和設施,運用無塵爆破技術克服了這一難題。”中交集團天航局薊州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部爆破專家唐先喜介紹道。

      “墨西哥也有很多礦山,在墨西哥的發展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希望把中國先進的技術復制到我的國家。”墨西哥記者莉莉安娜表示:“在這里看到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以及依托礦山修復所發展的產業,不僅能推動墨西哥的礦業發展進步,也能推進墨西哥經濟的發展。”

      通過深入走訪也讓多國記者對自己國家與中國未來在礦山項目上的合作充滿期待。“礦山保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來自哥斯達黎加《今日哥斯達黎加》的記者杰森·哈嗯·烏雷尼亞(Jason Jaén Uréña)說,“哥斯達黎加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我相信兩國之間會有一些合作。”

      “這些年輕人很好的傳承了中華傳統技藝”

      本次天津之行,不僅有“綠色”、“科技”,也有“津味”和“傳承”。同路過的NPC逗趣互動、與二伯學上兩句天津話、觀賞非遺民俗表演......“天后宮福緣夜”游園會的一系列沉浸式體驗活動精彩紛呈,也為記者們留下獨特的記憶。

      天津民俗博物館(簡稱“天后宮”)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的媽祖廟之一,天津民俗的發祥地之一。在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群中,記者們換上中國傳統服飾,身著漢服游園,沉浸式感受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解鎖地道津味民俗,用不一樣的方式打開天后宮。

      巴西旗手電視臺記者朱利安諾·迪普·倫西奧尼(Juliano Dip Lencioni)興致勃勃地換上了明代飛魚服,不停地變換姿勢拍照留念。“穿上這套服裝,我好像穿越到了600年前的明朝。還有這么精彩的民俗表演,我覺得這個博物館真是太棒了!”

      看到非遺文化傳承者們舉著近9米高的中幡,靈巧地交替挪移,巴西記者朱利安諾·迪普也躍躍欲試。

      “要想練好這項技藝需要大量重復的訓練。我非常驚嘆這些年輕人的訓練成果,他們很好的傳承了這項中華傳統技藝。” 朱利安諾·迪普體驗后感嘆說。

      對于這次博物館之旅,烏拉圭《共和國報》記者巴倫西亞·加西亞·科爾曼(Valentina García Colman)開心地說:“這真是一次與眾不同的博物館游覽,能夠身穿漢服近距離欣賞文物,參與到各項有趣的活動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除了民俗體驗,天津煎餅馃子DIY也讓記者們對中國美食有了更深的印象。手拿雞蛋在煎餅攤排隊等候終于嘗到煎餅馃子的巴西記者拉妮利直言,“這種天津的特色美食和巴西的煎餅很像,但是煎餅馃子里有我愛的雞蛋,用的醬也不一樣,味道更豐富。”不少記者在現場還挑戰了攤煎餅。“中國的煎餅馃子特別好吃,中國的美食也很有特色。”委內瑞拉《宇宙報》記者阿利阿娜·阿瓦迪(Aliana Abadi)品嘗自己親手做的煎餅馃子后說,“我會推薦給我們國家的人。”

      百年學府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10月25日,外媒記者一行走進百年學府南開大學。在南開大學同學的帶領下由校園南門進入,參觀了南大杰出校友周恩來總理的雕像、紀念三校珍貴歷史的西南聯大紀念碑、化學學院樓、古建筑三食堂等。在校園中漫步,記者們不僅感受到了秋日下優美的校園環境,也深入了解到南開大學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記者們參觀了南開外院的學術資源中心。這里配備了AI人臉識別儲物柜,方便老師和同學存放物品。不同主題風格的3個研討間供師生之間交流學習。學院書庫西語系書架上擺放的最新西語雜志、各類工具用書以及原版書籍,更是吸引了記者們紛紛查閱。

      以西語為紐帶,“走讀中國進校園”交流會師生們精心編排了多個節目,讓外媒記者更深入地體驗到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與獨特魅力。

      南開大學西語系主任谷佳維帶來中國古典樂器琵琶演奏,南開大學的同學們也準備了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扇和自選劍表演、西語詩朗誦以及西語流行歌曲演唱。外教老師們還特別將傳統相聲《著急》改編成西語演繹給現場的拉美朋友,引得臺下笑聲連連。

      “西語老師演奏中國琵琶時,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中國有了更深的印象。”多米尼加《里斯汀報》記者勞拉·卡斯蒂略(Laura Castillo)說。

      “走讀中國”河北天津線中外網絡媒體交流活動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環球網聯合主辦,自今年5月啟動,邀請外國媒體記者深入走訪中國各省,品讀中國歷史文化傳承和現代科技發展進程,講述生動的中國故事,傳播真實的中國形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