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汶陽鎮:聚力鄉風文明 共建和美西徐

      近年來,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深入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以“一約兩會一榜”為抓手,以“積分制”激勵模式為依托,全面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探索出一條符合村情建設的移風易俗新路徑,推動實現鄉村治理有序有效、鄉風民心崇廉向善、鄉村文化振興穩步推進。

    ?

       建好九個“一”文明實踐站

       西徐村大力挖掘弘揚歐陽中石書法文化藝術資源,建好“九個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動形成了散落在群眾身邊的“一站多點”的鄉風文明陣地,擦亮“中石故里、書香西徐”文化品牌,推動文明實踐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一院一墻一講堂。“一院”即西徐書院。設置書法展覽室、書法練習室,目前書院存有書法作品1000多幅。“一墻”即高標準彩繪文化墻。涵蓋中石書法、移風易俗、新二十四孝等內容,總長400余米。“一講堂”即“肥樂宣”大講堂。依托鄉愁記憶館、民俗博物館、文明實踐廣場,開展“肥樂宣”理論宣講、鄉風教育、移風易俗等系列活動。

       一隊一團一協會。“一隊”即移風易俗志愿宣講隊。以村黨支部書記為隊長、村“兩委”成員為帶頭人,與群眾在廣場上、院落里圍坐在一起,聊家常、話訴求,開展移風易俗微宣講,讓“小板凳”凝聚起“大文明”。組建各類文藝隊,建設村民健身廣場、農家書屋、農村幸福大院等多個文化活動陣地,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村民觀念。“一團”即中石文化志愿服務藝術團。整合民間豫劇團、秧歌隊、腰鼓隊等文藝團體資源,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移風易俗政策,倡導喜事新辦、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一協會”即歐陽中石農民書法協會。挖掘村內及周邊書法愛好者,吸納外地書法家,發展農民書法家近百余人。

       一訓一節一市場。“一訓”即鄉風文明提升培訓。針對不同年齡階層群眾,開展文明禮儀、孝善文化等培訓活動,傳播文明、教化群眾。“一節”即國粹文化藝術節。自2018年起連續三年舉行國粹文化藝術節,邀請中石先生親傳弟子趙培等先生及各地書法愛好者50人現場揮毫潑墨,為廣大群眾送上高品質的藝術大餐。“一市場”即書畫文化大市場。通過開發扇面、字畫卷軸、“文房四寶”等特色文化藝術品,吸引周邊及外地游客參觀消費,壯大集體經濟。

    ?

      發揮“一約兩會一榜”作用

       西徐村堅持把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作為農村“治風”的有力抓手,把“紅黑榜”作為“治風”的“風向標”,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和群眾精神風貌,提高鄉村文明程度,繪就鄉風文明新畫卷。

       完善村規民約,“約”出文明好鄉風。西徐村以解決村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阻礙本村發展的痛點問題為切入點,通過村“兩委”干部入戶調查,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訂出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規民約,內容涉及社會治安、村風民俗、移風易俗、鄰里關系等。同時,邀請汶陽鎮組織、司法、民政等部門負責人對本村村規民約的制定進行全程指導,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并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顯眼位置進行上墻張貼注重宣傳到戶并強化執行。

       完善自治組織,“議”出和諧新氣象。西徐村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首要位置,開展黨員掛門牌、亮身份、做奉獻活動,發揮移風易俗表率作用。推選威望較高的老黨員、退休教師等組成紅白理事會,以“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為重要載體,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持續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為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持續動力。一方面,把本村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新鄉賢、致富能人等納入紅白理事會,根據實際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和辦理標準,除陋習、立新規。為破除婚喪嫁娶中的不良風氣,修訂增加婚喪簡辦等內容,全村統一標準,不準大操大辦,白事不成席、不扎紙、不用吹鼓手,極大地減輕了村民的物質負擔和精神壓力,明確婚喪紅白事操辦標準,事前告知辦事群眾婚喪事宜辦理規定,事中對操辦規模現場監督,事后與事主一起算“節支賬”。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封建迷信。另一方面,充分聽取民意的基礎上組建道德評議會,嚴格遵循評議程序,定期挖掘和選樹道德模范,并對村里出現的不道德做法、不文明現象等進行評議。

       深化“一榜”成效,“評”出文明好榜樣。村里充分利用宣傳欄普及健康知識和孝道文化,開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廣告宣傳,村民茶余飯后散步時可以隨時觀看,使公益廣告內容入心入腦,并以實際行動踐行孝道文化和文明行為,使家庭更加和睦、鄰里更加團結、鄉風更為淳樸。通過道德評議會,定期開展“善行義舉四德榜”“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評活動,真正把事跡最突出、成績最顯著、群眾最公認的典型榜樣評選出來,讓少數人帶動大多數人,讓廣大村民學有榜樣、比有標桿,形成了你追我趕、爭當模范的濃厚氛圍。紅榜公示表揚機制,上黑榜的通報批評。同時,以一季上一榜,一榜管三月為原則,及時在文化廣場、村委大院等場所進行張榜公示,并按季度為上榜的村民發放物質獎勵。如今,在“一榜”的激勵下西徐村志愿服務、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守望相助的正能量蔚然成風。  

    ?

      用好“積分制”激勵模式

       西徐村將“積分制”引入鄉村文明建設,集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為一體,鼓勵村民全方位全過程參與,攜手共建文明有序的鄉村風貌。通過亮積分、比積分、兌積分等形式,村民積極參與村莊治理,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弘揚文明新風。

       定好積分策略。西徐村把鄉風文明各事項、指標量化,重點圍繞“人居環境”“家庭美德”“鄰里和睦”“政策知曉”“志愿服務”等方面進行評分推行,并按照月積分、季張榜、年表彰的形式,對每家每戶量化考核。同時,還將村民主動參與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基層自治組織納入積分制管理。

       巧用積分超市。積分超市是使用村集體資金建成,采用“一月一評比”“一月一兌換”的模式。群眾通過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鄉風文明評比活動等獲取積分,在愛心積分超市可以用積分兌換洗衣粉、洗潔精、電飯煲等生活用品。開在家門口的“積分超市”讓村民看到了參與積分制管理所帶來的實惠,激發了群眾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