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授課、現場教學、案例交流 全省首期鄉村文化振興培訓班在泰安舉辦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訊(記者 張芮 攝影 陳陽 審核 聶艷艷)10月28日到29日,全省首期鄉村文化振興培訓班在泰安舉辦,引導與會人員統一思想認識,理清工作思路,進一步掌握工作方法,提升能力水平,推動全省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
全省首期鄉村文化振興培訓班為期兩天,包括輔導授課、現場教學、案例交流等內容。在輔導授課環節,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學院教授戴有山結合多年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盤點2023年上半年旅游熱點現象,圍繞鄉村振興的發展歷程、鄉村旅游資源分類和模式等方面展開了講解;浙江省鄉村文化振興專家顧承甫,對鄉村文化振興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解讀和闡釋,為與會人員作了一堂精彩的輔導。
“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能來到泰安參觀學習。開班儀式和授課讓我們開拓視野,回去后,我們想結合這次學習,找準目標,為全省鄉村振興工作起鳳力量。”淄博桓臺縣起鳳鎮黨委書記岳磊說。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10月28日下午,與會人員來到岱岳區天平街道巖莊社區、板大山村,道朗鎮北張村、里峪村以及“故鄉的云”九女峰書房,觀摩鄉村文化振興工作情況,進行現場教學。
走進巖莊社區,具有社區特色的美德誠信長廊映入眼簾。探索“美德+信用”實踐模式,巖莊社區用誠信文化點亮了“巖而有信”金字招牌。在板大山村,與會人員實地了解“家風家訓孝文化”建設,感受板大山村以文化人、大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成果。
鄉村文化振興,落腳在潤民心。道朗鎮北張村、朱家洼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有限發展公司探索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合站,擦亮了“花田北張”“紅色朱洼”兩張名片。拾級而上,大家來到坐落于泰山山脈西麓深處東西門村的九女峰書房。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春風拂潤,大山深處的小山村成了“聚電影、聚圖書、聚表演、聚宣講、聚人氣”的“五聚”之地,走出一條文化先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通過實地參觀岱岳區極具代表性的幾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我感覺到岱岳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這一路看下來收獲頗豐。”現場觀摩后,煙臺棲霞市廟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于愛輝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帶領農村廣大群眾豐富文化生活,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挖掘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以文化振興促進鄉村振興。
培訓期間,泰安市岱岳區、膠州市、桓臺縣起鳳鎮、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青州市、鄒城市城前鎮、榮成市、德州市陵城區作了鄉村文化振興案例交流。兩天時間內,與會人員認真學習領會、深入研究思考,對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如何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有了更準把握、更深理解、更新思路。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本次培訓為契機,做好學習成果轉化,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