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區古樹名木保護穩步推進 現有市級認定通過的首批二級保護古樹32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池彥明)古樹名木作為“活文物”“活化石”,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經濟、文化、社會價值,是不可再生和復制的寶貴資源。保護好古樹名木,對于助力鄉村振興、弘揚歷史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從岱岳區林業保護發展中心了解到,經專業技術人員詳細調查,岱岳區現有古樹名木91株,涵蓋10個科12個屬13個種。目前,省級認定通過的一級保護的古樹名木5株,市級認定通過的首批二級保護古樹32株,區級認定公布的三級保護古樹40株。
據介紹,岱岳區91株古樹名木分散在11個鎮街和1個集體林場,巡查及管護起來比較費時費力,隨著森林防火“天眼護山”工程的不斷完善,岱岳區籌劃借助“天眼護山”網絡,把古樹名木保護納入其中,實施天網護古樹。此外,中心加大對古樹名木保護修復的支持力度,拿出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全區古樹名木修復。11個鎮、街道都積極行動起來,立足各自實際,制定保護修復方案。山口鎮、道朗鎮、大汶口鎮等鎮、街道將古樹名木修復作為為民協商的內容進行專題協商,營造了古樹名木保護的良好氛圍。
為全面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岱岳區林業保護發展中心成立領導小組,并組成了以林業生態修復科為主,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古樹名木保護專班,專班成員含正高級工程師1名,高級工程師5名,工程師3名。2021年以來,中心組織了對古樹名木的日常調查工作,每年組織四次專項檢查。在充分查閱現有文獻資料、內業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普查線路,走遍11個鎮街58個村莊1個集體林場,完成了全區古樹名木詳細調查工作,對古樹名木的胸徑、樹高、冠幅、枝下高、樹齡、位置、生長狀況、病蟲害發生情況、管護現狀等基本信息都記錄在案,收集了反映古樹名木生長狀況的影像資料,記錄了有關古樹名木的歷史故事,逐步做到“一樹一檔”。
在保護修復古樹方面,區林業保護發展中心根據全區古樹現狀,制定了《古樹名木修復技術要點》下發全區各鎮街。明確每一株古樹的管護責任人,與其簽訂管護責任書,現場教授管護責任人古樹名木的日常管護措施。同時,在古樹名木管護責任落實中,與岱岳區信用體系建設緊密結合,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古樹名木保護隊伍;與林長制緊密結合,嘗試將古樹名木管護責任人并入民間林長隊伍,使區內古樹名木得到有效管理;適時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撬動社會資本與社會力量參與到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來。指導古樹名木管護責任人做好日常巡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與林業主管部門溝通解決。加大對古樹名木的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破壞、盜賣古樹名木的違法行為。
(審核 晁彤彤)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