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約”精彩不斷 “新人進圈”尋求機遇
再過10天,備受全球客商期待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約而至。以開放育新機,全面恢復線下辦展的進博會將為世界帶來中國機遇。
不以山海為遠,不以萬里為遙。第六屆進博會已有超過3400家參展商和39.4萬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其中有近2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以及500多家中小企業為首次簽約參展。
這些新朋友為何選擇加入“進博朋友圈”?推廣新產品、展現新形象、結識新朋友……在這些理由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那就是“想要在中國市場上抓住機遇、再上臺階,進博會是最佳的平臺”。
跨出這一步
彰顯在華信心
2005年,MUJI無印良品(以下簡稱“MUJI”)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如今,MUJI已有超過350家線下門店,簡約文藝風的設計和商品獲得很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作為一家高知名度企業,MUJI為何選擇在今年首次參展進博會?
“對于我們來說,進博首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MUJI無印良品中國首席市場執行官邵恬宜說,跨出這一步,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另一方面想借這個平臺,重新介紹一次自己,讓更多人重新了解MUJI。“進博會是觀察中國經濟的窗口。中國是MUJI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我們應該在這里與中國市場進行更直接和深入的交流。因此去年年底,我向日本總部提出建議,參展第六屆進博會,將這作為未來三年深耕中國市場的重點計劃之一。”
她告訴記者,MUJI在中國第一個設立了海外市場營銷部門,也是在中國,配置了除日本總公司以外第一個商品開發團隊,目前中國現地設計開發的商品已超過5000多件。前不久,MUJI總部還組織全球20位產品經理來中國訂購產品。
“‘中國設計中國造’已成為現實,‘中國設計賣全球’這一美好愿景應該能成為現實,而進博會就是最佳的‘助推器’,讓境內外展客商在進博舞臺上看到更具活力的‘中國設計’。”
因此,MUJI首次參展進博會,就在消費品館拿下了400平方米的展位,以“無印之展”為主題,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并邀請參觀者與其“共創”一個充滿創意的展位。同時,還會帶來世界知名設計師原研哉與深澤直人設計的全球首發新品,以及在中國市場新開發出來的新素材,如內蒙古二郎山羊絨羊毛,黑龍江的紡織大麻等等。
“盡管MUJI是首次參展進博會,但我們很多同事,包括中國區總經理都以觀眾的身份,多次參觀過進博會。這一次,我們終于能在進博舞臺上講述MUJI的故事了。”邵恬宜說,為了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近年來MUJI在市場策略、業務模式、營銷手段等方面都在積極進行改變,并將這些改變在第六屆進博會上一一講述。
以進博為原點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展“匯”全球,一展“惠”世界。五年來,一個個生動案例都證明,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推動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平臺,以這里為原點,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的鏈路更短、速度更快。
第五屆進博會閉幕不久,美國科技企業亞德諾下決心趕上第六屆進博會的“早班車”,在技術裝備展區一口氣拿下300平方米展位。首次參展的亞德諾不僅將帶來多款展品和方案的中國首秀,還將重點展示邊緣智能等前沿科技。
“中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升級,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這為我們提供了大機遇。”亞德諾中國區銷售副總裁趙傳禹說。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執行總裁郭柄汛則在前兩天透露,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將率領56家新加坡企業參展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其中22家是首次參展進博會的“新朋友”。
首次參展進博會的Applied Total Control Treatment集團是新加坡最大的金屬表面處理公司,該集團董事Gerry Ong表示:“進博會是我們進入中國的一個窗口,希望通過這個窗口找到合作伙伴一起拓展中國的華東和西部市場。”
美國創新材料企業美利肯也將作為“新朋友”,首次參加第六屆進博會,美利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庫克屆時也會親臨展臺。今年8月,美利肯在上海揭幕了全新的亞太品牌空間,并宣布亞太化工研發中心啟動擴建,通過建立靈活、有競爭力的本土供應鏈,為區域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強勁動能,近年來,美利肯引進了多項創新成果。庫克透露,美利肯將在進博會上重點展示其創新技術,其中許多技術有助于推動目前所使用產品的可持續性和循環性,這也將是美利肯公司歷史上首次將所有業務進行聯合展示。“希望這能體現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并表達對整個中國社會的信心和承諾。”(記者 張鈺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