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談丨聚力“頭號工程”,工業“壓艙石”作用凸顯
□趙豐
10月2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前三季度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山東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81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經濟運行呈現持續回升、鞏固向好的良好態勢。
這既是一二三產齊頭并進、高質量發展的結果,也離不開關鍵產業的支撐作用。數據顯示,我省前三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26495億元,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增速較一季度、上半年分別提高1.2、0.2個百分點,好于全國3.1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更是增長了7.5%。投資方面,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6%。41個工業大類中33個行業實現增長,比上半年增加2個,增長面達到80.5%。
工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從一個個充滿活力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在山東,工業經濟“壓艙石”的作用正日益凸顯。
這背后,源于山東對工業經濟的高度重視。作為經濟大省,山東重視工業經濟,不斷把工業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今年年初,專門召開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在3月初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更是提出各級要把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來抓。
聚力“頭號工程”,山東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關于“聚力頭號工程 大抓三個經濟”的實施方案》,啟動實施13個專項行動,統籌做強做優做大制造經濟、數字經濟、民營經濟“三個經濟”,到出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資源保障十條措施》統籌要素資源,凝聚工作合力,省級層面出臺重磅政策的同時,各地也隨即根據要求,完善政策,出臺細則,確保各項措施有效實施。
分析這些政策措施,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系統性更加突出,更加強調齊抓共管,注重形成工作合力。
強調系統性政策協調發力,正是抓住了工業經濟的特征。工業經濟加工生產、原料供應、要素支持、市場渠道等多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很容易傳導到其他環節,引起“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因此,用系統觀念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就要注意在每一個環節做好相應的政策保障、要素支撐。
比如在人力資源保障服務方面,省人社部門就專門出臺《關于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九“+”計劃的通知》,深入實施九“+”計劃,加大政策供給、服務保障、要素支撐、人才賦能,支持工業企業穩生產、上項目、穩就業、提效益。
技術改造是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山東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三年行動計劃,聚力抓好11條標志性產業鏈建設,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聚力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制定優化鋼鐵、焦化、煉化等“兩高”行業發展政策,推動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3.1%,高于全國8.8個百分點,累計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1295個,較上半年增加1999個。
正是有了這些系統性強、精準度高的產業政策,山東工業經濟發展的底氣、后勁更足,顯示出了很好的發展效果。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工業門類中下降行業由年初的16個逐月縮減至8個,營業收入居全省前15位的行業中14個保持增長。汽車、通用設備、化學原料及制品、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保持較高增速,增加值分別增長17.1%、14.3%、13.6%、12.7%,為全省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支撐作用。
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我省工業經濟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其高質量發展。
全力沖刺四季度,打好全年收官戰,“頭號工程”必須進一步發力。要進一步以系統觀念創新推動政策出臺,全力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政策。同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緊盯重大工業項目,要逐一強化全鏈條服務保障,著力解決資金緊缺、供需對接等問題。由此推動全省上下抓實項目推進、要素保障等工作,確保實現全年目標任務,交出經濟運行、高質量發展更好成績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