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校隊”走出國字號隊員
新華社南寧10月24日電 題:這支“校隊”走出國字號隊員
新華社記者黃浩銘
“出球快一些、打小范圍配合、丟球馬上反搶……”在廣西南寧市第十七中學的足球場上,教練員張弛正在指導30多名女足隊員練習各種戰術動作。這群12至15歲的孩子是廣西女足未來幾年征戰各級賽事的主力,肩負著振興廣西女足的重任。
2019年9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的支持下,廣西足球協會積極探索體育部門、教育部門和社會青訓機構共同培養精英女足球員的體教融合模式,與南寧市第十七中學和桂超體育公司等三方合作共建,組建廣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隊。隊員平時學習和訓練都在南寧市第十七中學進行,廣西足球協會派出專業教練和生活老師負責隊員的訓練和生活,文化課程由南寧市第十七中學的老師負責,桂超體育負責協調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三方分工明確,緊密合作。
廣西足球協會青少部部長李祝介紹,這些隊員在小學六年級時由廣西各地的俱樂部和足球特色學校推薦試訓,考核合格并確定入隊后,由南寧市第十七中學統一招生。隊員平時和普通初中生一起上課,利用周一至周五下午的2個小時和周末、假期進行訓練。與傳統依托體校進行培養的模式相比,體教融合的好處是隊員文化課不會落下,訓練質量也有保障。
今年14歲的段美麗9歲開始接觸足球,在學校接受足球啟蒙后,她喜歡上了這項運動。在兩年前的選拔中,她被廣西足球協會教練看中,進入廣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隊。經過專業訓練,段美麗的基本功愈發扎實,目前已是球隊的主力中后衛。
“我不光喜歡踢球,還喜歡這里的學習氛圍,在這里兩者可以兼顧。”段美麗說。
根據梯隊年齡特點,廣西足球協會和南寧市第十七中學制定了適合隊員的培訓計劃、訓練方式、競賽方案,同時配備后勤保障團隊,負責隊員的吃、住、行等,保障隊員運動與學習均衡發展。
“如果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我們會安排老師專門補課。隊員在兼顧日常訓練和比賽的同時,大部分人畢業后可以順利升上高中繼續學業。”南寧市第十七中學校長梁海宗說。
教練員張弛說,女足隊員平時訓練刻苦,技戰術水平不斷提升;正在舉行的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足球比賽中,以南寧市十七中隊員為班底的廣西女足表現出靈巧、快速、腳下功夫扎實的特點,受到業內關注。
李祝介紹,經過不懈努力,這支球隊培養出中國五人制國家女子足球隊隊員潘彥宏,入選U15國家女子足球集訓隊的陸可依、黃琳婷等一批小有名氣的“希望之星”,展現了廣西女足體教融合的成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