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風永“和”暢——2023年泰山文化傳承與高質量發展“和文化”論壇在新泰舉辦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崔東旭 審核 聶艷艷)22日,“惠”風永“和”暢——2023年泰山文化傳承與高質量發展“和文化”論壇在新泰市宮里鎮和圣園舉辦。
本屆論壇以“和融禮樂、和而不同、和行天下、和潤新泰”為主題,立足于泰山文化傳承與高質量發展,以及泰山文化在全國、世界范圍內的弘揚推廣,深入研討泰山文化和新泰“和文化”的歷史淵源、基本內涵與發展脈絡,發掘其獨特鮮明的時代意蘊,揭示其作為“文化力”的重要價值,從而為提升新泰軟實力、服務新泰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
新泰市宮里鎮是春秋時期和圣柳下惠的故里,和圣柳下惠是中華歷史上的一代圣人,是孔孟儒學的開創先驅。以其為代表的“和文化”(包括禮樂文化),是泰山文化、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具有鮮明的時代意蘊。柳下惠是西周政治家周公創制的傳統禮樂文化的傳承者,是孔孟儒學的開路先驅。西周末年偉大的思想家史伯闡釋的“和而不同”哲學思想,是中國傳統“和文化”的基本內涵和精髓,而和圣柳下惠通過自己的行動,身體力行地踐行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得到了孔孟的稱頌。
開幕式上,中國孔子研究院、中國先秦史學會、韓國和圣大都會向本次活動發來賀信;中國詩歌春晚采風培訓基地及中國詩歌春晚書畫創研基地舉行揭牌儀式,正式落戶新泰宮里和圣園。現場還舉行了《和圣八德》冊頁發行儀式,并贈送柳斌杰書法作品《和圣八德序》。
和是興家之本、和是強國之基。“和文化”在新泰遠不止此——和圣柳下惠、樂圣師曠、禮圣高堂生等先賢名昭史冊,“夾谷會盟”“管鮑分金”“懸魚拒賄”的故事千古流傳,代表“福祿壽喜財”的新甫山、龜山等五山俱全、全國獨有。近年來,新泰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著力在提升做強傳統文化產業、培育發展新興文化業態上下功夫,先后建成A級景區10家,省級以上鄉村游重點村、特色村11個,鄉村記憶館、博物館31處,紅色展館25處,民宿100余家。
如今,新泰人民正以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內核為“五個新泰”建設不懈奮斗。新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典紅表示:“我們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更好地挖掘新泰文化底蘊,打造文化特色,繁榮文化事業,做強文化產業,擦亮泰山文化和新泰和文化‘名片’,以文化工作的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蓄能增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