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聚焦重陽節|用心用情守護幸福“夕陽紅”

      山東加快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明確27項基本養老服務內容及標準

      用心用情守護幸福“夕陽紅”

      

      “開飯啦……”在淄博市桓臺縣宗王村“長者食堂”,隨著志愿者的一聲招呼,全村80余名老人坐到自己的專屬座位上,等著志愿者依次把飯菜盛到面前的餐盤中。“每天的菜都不一樣,燉得也爛糊,很合俺們胃口。”宗王村村民王瑞霞老人說。依托“長者食堂”,宗王村還延伸開展日間照料、健康管理等多項養老服務,全力滿足村里老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山東是全國老年人口第一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山東60歲以上老年人達2122.1萬,占比20.9%,全省整體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為滿足廣大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我省率先在全國出臺《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圍繞基本養老服務的制度、設施、供給、質量等方面開展工作,并提出27項基本養老服務內容及標準。

      “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題中之義。以加強助老食堂建設為抓手,有效解決城鄉老年人就餐難題,是山東增加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加快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宋坤介紹,我省通過加強政策引導,統籌多方資源,豐富運營模式,探索建立起財政補助、集體資助、社會捐助、子女資助、志愿互助相結合的助老食堂體系。目前,全省共建有助老食堂11590處,日服務老年人30多萬人次。

      在位于濟南老城區的大明湖街道,有一處由舊廠房改建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這里設施完善,設有起居室、康復室、閱覽室等服務場所,還能提供長短托養、日間照料、康復護理、關懷訪視、居家“六助”等多元化養老服務。“目前,我們中心收住21名老年人,年服務周邊老年人6000余人次,都是根據老年人具體情況開展的個案服務。”大明湖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項目負責人趙煦說。

      在山東,有九成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項目選址難等問題,制約著居家養老服務的有效開展。為破解這一難題,山東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新建、老舊居住區分別按照每百戶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標準配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近年來,通過新建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老舊小區挖掘利用閑置資源等方式,各市逐步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短板。目前,我省街道(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2.2萬處,為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提供了重要載體。

      聚焦特困老年人、經濟困難老年人、特殊困難老年人等不同群體,山東有針對性地推出多種基本養老服務舉措:對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實行集中供養,做到愿進全進、應養盡養,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率達到68%;在全省37個縣開展困難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養試點,3個市實現市域全覆蓋;14市建立經濟困難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制度,為7.34萬名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為3.45萬名失智老年人發放智能定位手環,建立防走失關愛機制……

      “接下來,我們將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聚焦老年人在基本養老服務上的‘急難愁盼’,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健全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宋坤說。

      (大眾日報記者 齊靜 報道)

      

      10月22日,在昌樂縣朱劉西村,志愿者們為老人們舉行了一場“九九重陽餃子宴”,送去節日的溫暖。

      (大眾日報記者 張鵬 通訊員 張菊 報道)

      重陽:寒來有信,唯愿久久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10月23日,又逢重陽時。重陽節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厚,有菊花節、茱萸節、登高節、敬老節等別稱。十年前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盡管重陽別稱眾多,可總有一個主題不能繞開,即祈盼長長久久的健康、吉祥。

      節日是時間的驛站。在民間,人們將重陽作為寒氣到來的節點,稱為“重陽信”,自此氣候由秋涼轉為初寒。重陽這天,農人多以當天的陰晴,來預測冬季的寒暖及降雪量,有“重陽曬秋,四季不愁”“重陽無雨,九月無霜;重陽有雨,下年雨缺”之農諺。

      重陽節根源于古代農耕文化,其發端、演變、傳播是一種全民參與的文化創造。在先秦時,重陽雖然尚未形成節日,但農歷九月“慶豐收”“嘗新”的習俗日漸形成。到兩漢時期,重陽節已是我們熟悉的模樣——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這些節俗,有著強大的文化慣性,沿襲數千年。在山東多地明清縣志中,均有類似記載,如“重九日,蒸棗面、花糕,釀菊酒,相約登高”“九月九日,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酒”。

      古人登高,本因“九日有災,登高避之”,后其“踏秋”的娛樂氣氛將避兇的初衷覆蓋。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曾回憶在濟南讀小學時,見到的重陽節千佛山山會盛景:“這一切混合起來,形成了一種人聲嘈雜,歌吹沸天的氣勢,仿佛能南搖千佛山,北震大明湖,聲撼濟南城了。”據悉,該山會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今年山會以“佳節又重陽·登茲歷山”為主題,除了“看大戲、品小吃、賞民俗”三大標配,還布設了豐收、曬秋、非遺、民俗、賞菊等多元體驗場景,融入重陽習俗。

      “長期以來,避禍除邪消災、強身健體一直是重陽節的主要文化內涵。隨著時代進步,重陽節中的敬老之意得以強化,重陽節也成為一個祈盼長壽、孝老敬親的節日。”山東民俗專家張繼平說,重陽時節,全省多地中小學、社會組織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尊老、敬老、愛老活動,不斷為節日賦予文化內涵。

      “每個人都會老去,敬老沒有止境。我們每年重陽節都會組織志愿者進社區、村居、福利中心,開展敬老文藝展演、助老志愿服務。我們吸收70歲以下退休人員和社區工作者等700多人加入志愿隊伍,每周六組織志愿者為獨居、失能重病等老年人開展‘打掃一次衛生、料理一次家務、清洗一次衣服、幫助一次代購’的‘四個一’志愿服務活動。”正在忙著彩排重陽節目的沂水縣老年大學教師張建華說。

      (大眾日報記者 盧昱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