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家電、免費理發、打掃衛生……泰安“為老”志愿服務 交出護老“幸福答卷”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馬曉藝 邢季萌)“幫助鄰里老人維修家電”“免費理發”“走進老人家中打掃衛生”……在泰安,眾多志愿服務團隊以及組織、個人常年活躍在社區、村莊和養老機構,為老人們提供各項服務,實行“點對點”服務,化解老年人的“夕陽焦慮”,為愛老孝老助老交出了一份“幸福答卷”。
熱心維修助鄰里 為民服務贏好評
今年61歲的趙永剛,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老黨員,他把助人為樂當作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在泰山區徐家樓街道新峪社區,若是有人點名要找趙叔、趙師傅維修家電,那多半要找的便是他。
具體從何時開始幫助社區居民維修家電的,趙永剛已記不清楚了。他說,退休后,與社區居民閑聊的機會多了,漸漸地發現多數老人身邊需要一個會修家電的幫手。此后,趙永剛便自備工具箱,備好鉗子、螺絲刀等工具,為有需要的居民維修家電。煤氣爐、熱水器、風扇……他都愿意嘗試修理。趙永剛目前能夠修理的家電種類多樣,小到電飯煲、電熱水壺,大到煤氣爐、熱水器、洗衣機。他遇到的維修問題亦多種多樣,有的是線路問題,有的是零件松動問題,有的是配件損壞問題。簡單的,趙永剛現場即可維修完成,復雜些需要更換配件的,他會先記下零件尺寸大小,自己幫忙買回零件或是居民自行到附近五金店去購買,大部分問題在趙永剛這里都得到了解決。
近年來,找趙永剛維修家電的居民越來越多,既有老鄰居,也有慕名而來的新面孔,無論是誰,他都會盡全力去幫助。很多次,在維修完畢后,居民提出要給勞務費,趙永剛都會婉言謝絕。見趙永剛奔波勞碌又不愿意收維修金,居民不知該如何向趙永剛表達致謝才合適,就在網格群內發幾句話,以表達對趙永剛的感謝。“我會干這個,可不能讓這個技術‘生了銹’,我要趁還能干得動,發揮余熱,為居民做好服務。”趙永剛說。
為空巢老人打掃衛生 “為老”服務亮底色
“我們社區有幾位空巢老人,平時沒有子女幫著打掃衛生,我們就是他們的子女。給老人打掃打掃衛生,屋子干凈了,老人心里也敞亮。”泰山區上高街道學苑社區青年志愿者白文君告訴記者,社區在走訪過程中,了解掌握了一部分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的信息,為了給他們創造一個整潔的生活環境,志愿者們定期走進老人家中,開展衛生清潔志愿服務。
白文君和其他志愿者一同提著牛奶、雞蛋走進老人家中,打開門看到志愿者,老人臉上掛上了笑容。一陣寒暄過后,白文君的“上門服務”開始了,她和其他志愿者們先把地面衛生打掃干凈,掃地、拖地、倒垃圾,原本就不臟的地面,變得更加潔凈。剛拖完的地還有點濕,為了不讓老人走路滑倒,志愿者和老人坐在沙發上拉呱,你一言我一語,老人的話語間都是對志愿服務的滿意。
上門衛生清潔是社區敬老愛老志愿服務的縮影,是社區守護老人最美“夕陽紅”的真實寫照。學苑社區扎實開展包括“為老”服務在內的“五為”志愿服務活動,打造特色志愿服務品牌,用實際行動關切老人生活,打動老人的心,讓老人們真切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一推一剪免費理發暖人心
一張凳子,一把電推子,在新峪社區的活動室里,有一個“簡易理發店”。18日,當記者來到這里的時候,精神矍鑠的朱本安正給村里的老人何大爺理發,“咔、咔、咔”幾下,三五分鐘的時間,何大爺的新發型理完了。今年66歲的朱本安是新峪社區19號樓的居民,他是村里的志愿者,是個熱心腸,遇到大家有事需要幫忙,他都會盡心相助。說起朱本安,鄰里街坊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退休后,空閑時間變多了,除了跟鄰里打打牌,朱本安主動承擔起了社區每月一次“愛心義剪”志愿服務活動。
每月一次的“愛心義剪”時間,大家會早早地在門口排隊,雖沒有花哨的造型,卻“剪”出了老人的笑容。“舒服、利索!”剛剛剪完頭發的孫大爺說。“距離上次剪頭發已經20來天了,今天再剪剪,我是老朱的忠實‘顧客’。”何大爺笑著說。朱本安嫻熟的技術和熱情的服務贏得了居民的稱贊。
“我閑著也是閑著,不能光玩啊。我沒有專門學過理發,自然而然就會了,誰想剪頭發給我打電話就行,隨叫隨到。”朱本安語氣中透著灑脫。最多的時候,他一天為15人理發。“我做這些事情,對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能夠幫助到別人,自己不僅很快樂,也感覺很有成就感。”面對他人的贊譽,朱本安也總是輕描淡寫,“雖然有時候挺忙的,但只要我還能做,這個事情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近年來,我市持續開展“為老”志愿服務,為群眾解憂、解煩、解悶、解難,全力為老年群體紓難解困,讓敬老、愛老、助老的新風吹遍了泰汶大地。
(審核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