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深1度丨大河奔流!感受高質量發展的“山東脈動”
初秋,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天一色,生機盎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東營市堅決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率先在黃河流域構建起較為完備的地方性生態法規體系,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取得明顯成效。
如今,這里的自然植被覆蓋率達到55.1%,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擁有野生鳥類368種,是世界瀕危鳥類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
這是山東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的一個生動寫照。近年來山東沿黃市縣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繪就一幅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
濱州高新區,一處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家紡居家世博館,集納了從古代紡織工具到現代專利技術、從紡織文化藝術到最新時尚設計等多維度產品。
在濟南,聲名鵲起的鵲華煙雨生態園以文化為靈魂、以農業為載體,涵蓋特色農產品種植、生態農業觀光、文化旅游休閑等產業,帶動社區居民土地流轉,改變居民種植結構,引領著鵲山的發展和經濟的騰飛。
行走黃河岸邊,山東多地推進現代化農業綠色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協同共生的同時,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4處世界遺產、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山、曲阜“三孔”、“天下第一泉”等景區,串起了黃河山東段各個歷史時期開發建設的歷史軌跡。
“我從來沒有這么深入了解過黃河,這里讓我一站式領略黃河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到山東的傳統文化,很是震撼。”一位游客感慨。
新時期黃河文化的傳承發展,重在走出歷史古籍、跳出文物古跡,深度嫁接產業、融入現代生活。近年來山東進一步活化黃河文化傳承弘揚的手段,推動流域內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一批文化旅游“黃河主題IP”日漸閃耀——
在濟南,蓋家溝險工成為網紅打卡地。當地結合悠久人文歷史和蓋家溝險工的獨特地理位置,提煉鵲華秋色圖等文化符號,對蓋家溝險工進行綠化提升,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留念。
為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山東還積極打造沿黃河文化體驗廊道,將沿線各市縣的文旅資源串聯起來,全力塑造黃河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新優勢、新亮點,推動黃河文化大放異彩。
大河上下,煥然一新。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齊魯大地,日日新,又日新。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