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服務提效能,肥城市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 12日下午,我市召開第十三場“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肥城工作情況。今年以來,肥城市以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為主線,堅持“有需必應、無事不擾”,對標一流減流程,刀刃向內抓改革,真心真情優服務,全力打造用時最短、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一流營商環境,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圍繞打造便利高效的政務環境,肥城市制定《肥城市營商環境建設對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推出優化政務服務、企業準入退出等18個指標領域185項具體改革措施,持續優化企業開辦“1545”服務,幫助企業“零成本”獲得一般開業條件。目前肥城累計新登記市場主體7311家,發放免費印章1998套,為企業節省費用162萬元。肥城還創新推出涉農“宅營合一”登記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列入省級創新試點;股權變更個人所得稅實行聯網查驗、一次辦好,列入省級創新試點;全面推行“預踏勘”服務,應用于食品藥品、勞務派遣經營許可等20多個領域,提供服務400次,現場驗收一次性通過率達98%。在政策方面,肥城市研究出臺工業經濟“金十條”、服務保障“新十條”,梳理匯總稅費減免、資金獎補、融資信貸等方面共計93條惠企政策,第一時間推送至企業,確保各項政策精準直達、精準惠及市場主體。通過政府購買圖審、區域評估、專家評審服務以及配套費減免等措施,肥城先后為企業降低投資成本6280余萬元、節省時間3740個工作日,中央、省、泰安市各項惠企政策及時足額落實到位,惠及肥城715家企業。
在問題解決方面,肥城持續拓寬訴求反映渠道,推動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線上融合12345熱線、企業訴求“接訴即辦”、“互聯網+監管”、桃都善治APP等平臺,廣泛匯集企業訴求建議;線下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先后為全市19318家企業配備2101名企業服務專員,由企業服務專員每月實地走訪企業,發放相關政策材料并收集解決企業訴求,累計走訪遍訪市場主體數量10329家,協調解決企業問題156條。
在資源配置方面,肥城積極打造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與企業信用風險等級相結合,依法依規實施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制定部門聯合抽查計劃101項,移出經營異常名錄2182條。同時強化品牌培育,肥城石橫特鋼集團、聯誼工程塑料公司的產品入選第二批“好品山東”品牌,農大肥業入選“山東省產業類專利導航項目”實施名單,全市新增注冊商標300余件,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3件,“瑞福鋰業及圖”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馳名商標,金城機械等10家企業獲得專利質押融資貸款6875萬元。肥城還持續加強市場流通領域重點行業監管和突出問題、亂點亂象整治工作,進一步清除食品、藥品、重點工業產品和特種設備等“三品一特”風險隱患,規范市場秩序。
在法治建設方面,肥城持續推動柔性執法和包容審慎監管,在市區辦理“免罰、輕罰”案件584件,受益市場主體575家。同時實施“法治助企·雙百行動”,深入企業舉辦公益普法講座65場,開展“企業法治體檢”140余次,幫助避免糾紛70余起。肥城同時不斷落實“企業寧靜日制度”,將每月1至20日設定為“企業寧靜日”,讓企業專心抓好生產經營。另一方面,肥城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對企業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對全市2萬多家在營企業、300多家社會組織和5萬
家個體工商業戶實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對企業信用級別A級以上的實行“非請勿擾”的監管模式,對信用級別低的企業加強監督監管。
今后,肥城市將繼續弘揚“創新實干、奮勇爭先”主旋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簡審批事項、重塑辦事流程,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積極營造讓企業家安心發展的營商環境。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秦浩 審核 王婷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