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談|跨國投資,投給山東的“信任票”
□張兆友
金秋十月,第四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隆重開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黃海之濱,浮山灣畔。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也是溝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橋梁。中國需要跨國公司,跨國公司也離不開中國。本次峰會,繼續聚焦“跨國公司與中國”主題,目的就是歡迎跨國公司扎根中國市場,深度參與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的動能。
要看到,過去幾年,一些國家熱衷“小院高墻”“脫鉤斷鏈”,以貿易逆差為由加征關稅,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外商投資,以保護知識產權為由搞技術封鎖,世界經濟風險積聚,保護主義逆流橫行,跨國公司與中國的“雙向奔赴”的確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但現實表明,全球化依然是頂尖企業家希望推動的方向。
進入2023年,以蘋果CEO庫克、高通公司總裁安蒙、特斯拉CEO馬斯克等為代表的跨國公司掌門人競相訪華,紛紛擁抱中國經濟的“大海”,持續加碼在華投資,深耕中國市場。
再看這次峰會,跨國公司朋友圈明顯擴大,嘉賓的層次更高、境外嘉賓數量更多,尤其是首次參會的嘉賓占到注冊總數的三分之一,峰會在跨國公司中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不論新朋還是故交,對中國市場價值的肯定,對中國經濟前景信心的堅定是一樣的,他們都在傳遞著一個共同的信息,那便是中國市場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跨國公司投資,投的是機遇,投的是未來。作為峰會東道主,山東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開放大省,重大戰略疊加效應顯現,政策集成效應持續放大,建強平臺載體、提升開放能級,山東先行先試,善作善成,一直備受全球資本青睞。數據顯示,前三屆峰會,一共集中簽約外資項目195個,總投資274.2億美元,合同外資103.3億美元。采埃孚北方生產基地二期項目簽約、泰森食品加工項目落戶日照、阿斯利康與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一場場商務洽談、一筆筆合作訂單、一個個項目開工,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對山東投來“信任票”。
看規模也要看結構,看當下也要看長遠。于山東而言,峰會無疑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力抓手、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今年峰會創新舉辦4場山東省產業推介會,將為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跨國公司精準對接、深入參與山東產業升級搭建平臺,這些領域符合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一定會給山東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談發展,講合作,前提就是開放。如何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友好、更包容的環境,為本土跨國公司的發展和增長帶來更廣的全球視野共享、更優的全球資源協調,以及更多的全球機會連接,擴大制度型開放是關鍵所在。
制度型開放意味著要在經貿領域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的對接,意味著開放與改革的更深度融合。四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以賦能發展為目標,為改革試驗,為發展試航,為開放試壓,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41.9%,形成144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42項獲國家部委認可。這些試驗成果,正是當下山東改革開放的“現場圖”,也是山東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為中國制度型開放提供了一個個微樣本。
越發展,越開放;越開放,越發展。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山東開放的腳步只會越來越快,開放與共享的價值終將被證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