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友人點贊山東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產業發展成效
外國友人點贊山東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產業發展成效
“在發展與保護間尋求平衡,中國做到了”
“環境、發展與人權:現代化進程中的海洋生態保護”國際研討會將于9月26日在北京舉行。9月22日—25日,來自10余個國家的與會外賓代表走進青島,通過實地走訪、研討交流的方式,了解海洋生態環境治理的中國經驗。
海藻提取物能用來做什么?走進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外賓代表們被這個神秘的“海藻部落”深深吸引。把海藻“吃干榨盡”,明月海藻集團圍繞海藻活性物質的深度開發和應用,拓展出擁有海藻功能原料產業、海洋醫藥產業等七大業務板塊的百億級藍色經濟強企。
“來到青島,不僅看到了這座城市的美,還在‘海藻基地’看到了中國工業發展的細節,非常了不起。”英國皇家社會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外籍教授羅伯特·沃克說。
同樣引起外賓代表們關注的逢時(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也烙有鮮明的高科技標簽。這家創新型海洋科技企業,致力于南極磷蝦油系列海洋活性脂類生物制品的綜合開發與利用。
“在這些企業,我們看到了新技術在提升人類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作用。”西班牙埃菲社前社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哈維爾說。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是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去年,山東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3.3%,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持續向好。實地走訪中,青島美麗的海濱風光深深吸引了外賓代表們。
圍繞唐島灣而建的唐島灣濱海公園,將現代濱海公園與自然海岸風光完美融合。再次看到這片海灘,來自菲律賓的“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兼對外事務副總裁安娜·馬林博格·烏伊感受頗多:“這是我第二次來青島,能明顯看到青島海洋環境的改善。在發展與保護間尋求平衡很難,我認為中國做到了。”
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是青島最大的海洋牧場。在這里,外賓代表們來到控制中心,借助海底攝像頭,看到了海面下魚類游弋的身影。魯海豐海洋牧場負責人汪顯剛介紹:“海洋牧場的建設,為海洋生物的棲息和繁殖營造了適宜的生存條件,養護了漁業資源。我們海洋牧場海域,現有浮游植物57種、浮游動物44種,共有十多種魚類及海參鮑魚等。”
面對青島海洋產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斯里蘭卡前駐聯合國大使兼常駐代表、聯合國發展權政府間小組前主席塔瑪拉·庫納納雅卡姆表示:“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遵循可持續的原則,中國對海洋的利用卓有成效,發展同時做到了妥善保護。”
海洋生態保護如何取得更好的效果?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認為,國際合作非常重要,“海洋和海洋是相連相通的,當我們談及海洋生態保護或更大范圍的生態保護時,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在推動全球治理方面,中國走在了前列。”(記者 陳曉婉 張忠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