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瞬間丨日新月異的縮影
臨近秋分,正是豐收的金色時節。9月20日上午,正在浙江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義烏市李祖村。
新華社記者的鏡頭定格下這樣的瞬間——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村民們簇擁到村口,熱情地向總書記問好。總書記笑容滿面,同大家親切交流。
村口的兩個門樓上,各掛著一塊匾額,上面分別寫著金色大字——“日新”“縮影”。
據村干部介紹,匾額上的字是2015年村里百歲退休老教師方啟富所寫。老人家當時說,自己見過了多少風雨變遷,從沒想到李祖村能變成今天這么美,于是有感而發、揮毫寫就。村口不遠處的另一處門樓上,還有兩個字:“月異”。
李祖村的“日新月異”,正是浙江千千萬萬個普通鄉村幸福蝶變的“縮影”。
這個位于義烏市郊區的村子,曾有個“水牛角村”的綽號,意思是沒有希望的村莊,是典型的“臟、亂、差、窮”落后村。
變化,源于2003年浙江省啟動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千萬工程”是習近平同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決策。
李祖村,當年被納入整治村的范圍。水塘凈化、危房改造、道路硬化,村莊環境越來越美,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到這里旅游和創業,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68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萬元,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李祖村的變化,正是浙江建設美麗鄉村、統籌城鄉發展的縮影。
今年是“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20年,一張藍圖繪到底。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一場從環境到生產,再到生活、生態的深層次變革在之江大地持續推進,形成建設美麗生態、做強美麗經濟、創造美好生活融合互促的良好局面。
如今,村美、人和、共富,成為浙江鄉村發展的動人形態,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下堅實基礎。
一個村莊的變化,也是一個時代變革的縮影。
2018年,在“千萬工程”實施15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今年7月在四川考察調研時談到鄉村振興,總書記又強調:要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聚焦小切口,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一幅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將在美麗中國的廣袤鄉野鋪展開來。
策劃:霍小光、鄔煥慶
監制:張旭東、張曉松
主筆:朱基釵
統籌:鞠鵬、劉東凱、王絢
視覺:李濤、高松齡
編輯:吳晶晶、張惠慧
新華社國內部、浙江分社聯合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