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加強統籌謀劃,高標準推進工作落實 著力提高民政兜底保障水平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楊文潔)21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民政局相關人員出席發布會,介紹為群眾辦實事兜底保障工作相關情況。
據介紹,今年以來,市民政局圍繞落實好兜底保障職責,加強統籌謀劃,高標準推進工作落實,進一步增強廣大民政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
辦好民生實事,織牢基本民生保障網。市民政局落實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提高低保、特困供養、孤困兒童基本生活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標準;落實社會救助擴圍增效政策,進一步擴大社會救助保障覆蓋面;開展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爭取中央資金3208萬元,為低保和低保邊緣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5000張,為7120名老年人開展居家上門服務;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效提升行動,年內建成標準化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20處,實現街道全覆蓋,建成社區養老服務站165處以上;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年內建設護理型床位2000張以上,建成社區老年“幸福食堂”300處以上,對22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推進“5012349”智慧養老管理服務平臺提質升級,為全市老年人提供養老政策、養老服務咨詢并提供便捷高效的專業化養老服務;面向全市失能、半失能低收入老年人實施慈善助老項目,為困難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等“六助”服務;實施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行動,向符合條件的孤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每人每學年1萬元);實施孤困兒童“護佑健康”項目,為全市3097名困境兒童購買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保險;面向重點困境兒童開展慈善助學、助醫項目。
截至目前,以上工作共惠及全市10.8萬名低保、特困人員和10萬名老年人。我市累計為民政重點服務對象發放各類救助、補助資金7.57億元;向200多名符合條件的孤困大學生發放了每人1萬元的助學金;為3097名困境兒童購買了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保險。
實施三大行動,解決困難群眾愁盼事。市民政局實施“入戶走訪解民憂”行動,組織動員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民政力量,在做到民政重點服務對象全覆蓋的基礎上,選擇一定數量的非民政重點服務對象代表,特別是對不符合救助條件未納入保障的申請人員、已退保人員等,開展入戶大走訪活動,通過進家庭、面對面、拉家常的形式,聽民意、解民憂,送政策、送溫暖。目前,我市已累計走訪服務對象和居民群眾1.2萬戶。同時,市民政局實施“問題清零大整改”行動,解決群眾難事,系統梳理通過巡察、審計、檢查和入戶走訪等渠道發現的問題線索,建立整改臺賬,明確責任、完成時限,限期清零。目前,納入臺賬管理的320個問題已全部按期解決。此外,市民政局實施社會救助優化提升行動,充分用好“泰匯救”綜合救助平臺,加強部門聯動、信息共享,推動救助對象智能識別、幫扶服務精準匹配、救助業務并行聯辦、救助結果一鍵查詢,實現困難群眾申請救助“一門受理、一次辦好”。今年3月31日,“泰匯救”平臺全面上線運行,為落實社會救助政策、主動發現困難群眾、精準實施救助提供了重要支撐。
強化宣傳引導,擴大民政政策知曉面。市民政局堅持“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宣傳,同時,組織人員開展入戶溫情走訪,面對面進行宣傳;利用社區微信群進行宣傳;制作動漫、短視頻20個,在最泰安、今日頭條、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媒體平臺上進行宣傳;開展“百萬民政惠民公益短信”集中推送活動。此外,市、縣聯動,每月組織開展一次“民政機構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走進民政服務機構,感受民政服務過程;發動文藝類社會組織開展“善行泰山、大愛民政”文藝巡演,累計吸引近萬名群眾參與。同時,市民政局在全市各類公共場所張貼社會救助政策二維碼2.4萬張,讓群眾通過掃碼實現救助政策“碼上知”、救助事項“碼上辦”,暢通了求助渠道,提高了政策知曉率。
據介紹,市民政局將聚焦全市群眾的所需所盼,保質保量解答好“民生之問”,用心用情解決好“民生之需”,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更多民政貢獻。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