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鎮:打造“汶河之心”調解品牌 解紛止爭在基層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楊文潔 審核 王天姿)勞動關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能夠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近年來,岱岳區范鎮黨委政府秉承“真情服務、暖心調解”的服務理念,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不斷健全完善調解組織網絡,設立“汶河之心”調解工作室,調解工作室現有專兼職調解員34名,融合司法所、工會、婦聯等多部門,實現“多部門協同辦理、受辦一體”的服務模式,建立了一整套完備的制度流程,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實現了全鎮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完善機制,創新建立企業內部調節機制
范鎮工業園位于范鎮轄區,園區有60余家企業,涵蓋精細化工、現代食品、紡織、機械等多個勞動密集型行業,職工人數超4000人,規上工業產值33.5億元。
維護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守住職工的人心,就如同守住企業的心臟。范鎮“汶河之心”調解工作室在工作中,以真心換真情,以真情暖人心,用真情護企業,推動勞動關系和諧發展。
工作室創新工作機制,推動綜合治理,不僅調解具體的勞動糾紛,還為企業長遠考慮,建立企業內部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培養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員,變“重調解”為“重預防”,筑牢和諧勞動防線;變“被動”為“主動”,破解調解預警難題;變“單一化”為“多元”,轉化案件調解思路。在此基礎上,工作室加強普法宣傳,夯實法制根基,聯合司法所、工會等部門舉辦普法宣傳活動40余次,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2000余份,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
加強培訓,建設預防預警調節網絡
近年來,范鎮“汶河之心”調解工作室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打造立體化兼職調解員培訓新機制,培育了企業及村居專兼職調解員近百名。線上,工作室充分利用范鎮融媒體平臺,指導企業學習線上法律專家課程,每月邀請法律勞動保障方面的專家進行線上教學,通過助企紓困、培訓企業,力爭全過程規范用工,從進廠簽勞動合同開始嚴格依法辦事,從源頭消除勞動糾紛。線下,工作室對村居兼職調解員進行集中線下培訓,增強了他們的勞動保障法律意識,提高了他們預警和初步調解勞動糾紛的能力。
范鎮建設預防預警調解網絡,賦能企業,組建的區級、鄉鎮、村居、企業“四級”預防預警調解網絡,實現了常態化、立體化、網絡化工作新格局,各級緊密配合,上下聯動,共同完成多起勞動人事爭議協商化解工作。同時,工作室工作人員走訪企業,了解需求,精準服務,建立轄區企業服務臺賬,充分利用企業微信群,實行規范化動態管理,指導20家企業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開展內部協商工作,定期對轄區企業排查走訪,了解需求訴求,進行精準服務。
精準調解,推動源頭治理
勞動爭議預防預警調解網絡如同“動態心電圖”,時刻關注著員工這一企業之心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苗頭,馬上上報預警信息。范鎮“汶河之心”調解工作室發揮企業調解委員會作用,第一時間了解案情,實現廠內調解,充分發揮基層調解機構的“預警”作用,提前介入重大案件,精準化快速調解。
調解工作室把預防作為勞動爭議糾紛化解工作的核心來抓,時刻樹立“治未病”的思想,從源頭治理,推動企業全過程規范用工,從招聘進廠、試用轉正、簽訂合同到解聘離廠全過程嚴格依法辦事,消除勞動糾紛。
如今,范鎮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形成了“廠內預防、快速調解、預警聯動”的良好局面。近三年,范鎮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累計8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勞動爭議案件數量逐年下降,調解成功率不斷提高。
架起“連心橋”畫好“同心圓”。通過勞動爭議預防預警調解網絡的建設,范鎮有效化解了基層勞動爭議糾紛,維護了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汶河之心健康跳動,活力綻放。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