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丨家鄉的蟲
□商長江
立秋以后,蟬鳴聲漸漸稀少,蟋蟀粉墨登場了。
“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聲多”,蟋蟀是報秋的使者,在一聲聲“嚁嚁嚁”“嚁嚁嚁”的吟唱聲里,秋風漸起,秋意漸濃,這清脆悠揚的蟋蟀聲一次次把我帶回到童年的家鄉。
小時候,一到秋天,我的床頭下就堆滿了罐頭瓶、藥瓶、鐵盒子,里面養著一只只油黑烏亮的蟋蟀。每到夜深人靜,蟋蟀就開始了大合唱,“嚁嚁嚁”“嚁嚁嚁”,此起彼伏。這些美妙的聲音猶如一支催眠曲,能讓我在一天的疲勞中安然入睡,也為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一分色彩。
會鳴叫的蟋蟀一般都是有兩條尾巴的雄蟋蟀,蟋蟀鳴叫的聲音不是從嘴里發出的,而是通過一對翅膀互相摩擦發出的。小時候我們捉蟋蟀,大都是聆聽蟋蟀的鳴叫聲,聲音大的個頭也一定大,這樣的蟋蟀斗起來也一定最厲害。我們喜歡捉灶膛邊的蟋蟀,謂之“火螯”,名字聽起來就很威猛。
秋日的午后,小伙伴們寶貝似地抱著一個個瓶瓶罐罐,尋一處樹蔭,一個舊水桶或是一個舊臉盆,就是蟋蟀們的戰場。蟋蟀生性孤僻,一般情況下都是獨立生活,一旦兩只蟋蟀碰到一起,便會咬斗起來。在蟋蟀進入戰場前,我們會喂它們幾粒辣椒籽,激發它們的斗志。
戰斗是一對一地進行的,小伙伴們挑出兩只蟋蟀進入戰場,一人拿一根草棍,撩撥自己蟋蟀的頭須,鼓舞它們勇敢地發起沖鋒。
很快,兩只蟋蟀便蹬腿鼓翼,豎翅長鳴,張開鉗子似的大螯互相撕咬,扭打在一起。幾個回合之后,失敗者無聲地逃逸,勝利者鼓動雙翼,振翅長鳴,那鳴叫聲就像是對失敗者的嘲笑,也像是為自己歡呼。
半個下午的戰斗結束后,取得最終勝利的蟋蟀成為理所當然的“王”,被我們稱之為“元帥”,“元帥”的主人常常會引來小伙伴們羨慕的眼神。“元帥”的主人會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入蟋蟀罐里,當然也忘不了賞賜幾顆嫩玉米粒!
童年的家鄉時常在我的記憶里不停翻涌。月光如洗,秋涼似水,夜已深,我輕輕放下手中握了多時的筆,起身下樓,走出小區。在這樣靜如止水的秋夜里,只有蟋蟀的鳴叫聲,為秋夜之寧靜配上一段悠揚樂章,或近或遠,或遠或近。
“昨夜前庭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蟋蟀,大自然里的小精靈,“嚁嚁嚁”“嚁嚁嚁”……那絲絲縷縷、忽高忽低的聲音,從我的童年里傳來,吟唱著秋之成熟、秋之絢麗。
夜深人靜的時候,蟲們就趴在樹干或樹葉上睡著了,風吹過來,在螞蟻、瓢蟲、蟋蟀、蜜蜂、蝴蝶的夢中,也一定有一絲漣漪。除了蛐蛐和一些在夜間活動的昆蟲,大部分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