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和優勢明顯 山東深化德歐產業合作前景廣闊
山東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在全國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9月12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緊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大機遇,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所形成的基礎和優勢成為深化與德歐產業合作的強勁引擎,正引領推動在更深層次、更高領域和更大范圍實現合作共贏。
據介紹,近年來,山東與德歐經貿交流穩步推進,已建立9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一批國際產業合作項目加快落地。其中,浪潮與德國電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進軍德國通信市場;濰柴動力并購德國林德液壓,成為山東企業尋求全球合作的典范。與此同時,山東還已與德國巴伐利亞州、下薩克森州建立友好城市關系,與7個德國聯邦州簽訂合作協議。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青島中德生態園成為中德合作的“山東樣板”。在教育領域,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與德國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拜羅伊特大學等都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濟南引入德國雙元制教育體系,共建“德國實戰教學”,培養出一大批高端專業技能人才。
充分依托上述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山東將緊抓2023中德(歐)中小企業交流合作大會召開契機,全面加強與德歐產業對接合作,更好推動國內外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創新。
聚力抓好合作項目建設。前期山東廣泛征集梳理94個與德歐重點合作項目,總投資達到344.7億元,以這些重點項目為突破口,山東將持續用好“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省市縣靠上幫包、跟蹤服務,著力發揮要素資源保障十條措施等政策撬動作用,加快推動項目建設落地,確保盡快形成增量。同時,緊盯“十強”產業,特別是“新三樣”領域,聯合策劃更多具有牽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為雙方長遠合作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聚力推進融鏈固鏈行動。今年,山東聚焦11條標志性產業鏈,啟動實施“十鏈萬企”融鏈固鏈專項行動,目前已舉辦省級對接活動13場,達成企業間合作意向700多個,年底還將再開展省外活動5場以上、市級50場以上,覆蓋不少于1萬家企業。以融鏈固鏈行動為抓手,山東將支持省內大企業向德歐中小企業釋放配套需求,并幫助省內中小企業加快融入德歐大企業配套體系,推動雙方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卡位入鏈、配套發展,市場、技術、人才、金融等要素資源全面融通。
聚力推動市場供需對接。今年,山東深入實施消費提振年行動,扎實推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新能源汽車下鄉等促消費活動,精心舉辦港澳山東周、山東制造•網行天下云采銷、現代輕工紡織“優供給•創美品”等重大活動,多點發力優化產品供給、促進供需對接。下一步,山東將聚焦采購對接、產品展銷、網絡營銷等重點領域,積極打造各類供需對接平臺,推動與德歐企業線上攜手、線下對接,共同探索國際產業合作新模式,助力山東與德歐企業和產品加速走向全球。
聚力打造更優服務環境。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領域推進“無證明之省”建設,試點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信部門也于今年修訂出臺了《山東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做精做細“一起益企”“服務月”等品牌活動,今年已服務企業近38萬家。下一步,山東將聚焦企業特別是德歐中小企業堵點難題,用好企業訴求“直通車”機制,確保“接訴即辦”“限時辦結”;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社會化公益服務等相結合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促進企業服務標準化、精準化、特色化、便捷化;扎實有力推進欠款清理、減稅降費、投融資等專項行動,以實際行動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