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丨響徹歲月的口琴聲
□曹春雷
我第一次見到口琴,并聽到它美妙的聲音,是在認識一位女孩后。
我一直相信,有些人天生就自帶光芒,那位女孩就是。多年后,當我回憶起與她初見的那一刻,依然感覺有一道光閃過,瞬間照亮了我的記憶。
她是轉(zhuǎn)校生,初二時從別的學(xué)校轉(zhuǎn)到我們這里。班主任把她領(lǐng)進教室時,她身著白色連衣裙,低眉垂首。當班主任介紹完后,她抬起頭來,我瞬間感到有一道光把教室照亮了,現(xiàn)在想來,讓我感受到光芒的,一定是她的眼睛,那分明是一泓湖水,我似乎能看到里面倒映的彩虹。湖水是藍色的,我感覺她的眼睛也是藍色的。我到現(xiàn)在還疑惑,她的眼睛明明是黑色的,可我當時為什么覺得是藍色的呢?
想來想去,我給不了自己一個答案。這大概是一種美的撞擊,讓我模糊了自己的判斷。她的名字有個“霞”字,我感受到的那道光,也可能是霞光吧。
她有多美,我無法形容,我當時只能感嘆自己掌握的詞匯太貧乏,我把所有形容美麗的詞語都用在她身上,仍覺得不夠。從看到她的那一刻起,我便把世界分成了兩個,她出現(xiàn)前的世界和她出現(xiàn)后的世界……
我是從山村考到鎮(zhèn)上這所中學(xué)的。在村小時,女學(xué)生大都和假小子一樣,不上學(xué)時,和我們男孩在一起瘋玩,自家爹媽整天忙著農(nóng)活,誰顧得上管她們,或者說誰肯舍得花錢好好打扮一下自己的女兒呢?而她,住在鎮(zhèn)里,據(jù)說父母都是干部。
她轉(zhuǎn)學(xué)沒幾天,班里舉辦元旦晚會,她吹口琴。班里的電燈關(guān)了以后,只燃著一支蠟燭,她吹奏的是《喀秋莎》。樂聲是那么動聽,同學(xué)們都沉浸其中,只有班主任隨著音樂,輕輕哼唱起來:“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現(xiàn)在想來,那一幕如夢如幻。
因為她,我對這個世界多了十二分的熱愛;因為她,我愛極了上學(xué),每次放假回家,我都盼著趕快開學(xué)。對她,我懷有一種怎樣的情感呢?我解釋不清,然而我相信,那是一種單純的、不摻雜質(zhì)的情感。我就像一棵草,在仰慕一朵花,我并沒有折取花的想法,只是遠遠地看著。與美同在,這就夠了。畢業(yè)晚會上,她又吹奏了那曲《喀秋莎》,口琴聲飄出窗子,和我的思緒一起,彌漫在銀色的月光里,向著高處飄去。
許多年后,我在異鄉(xiāng)一個城市的轉(zhuǎn)角處,聽到有人用口琴吹奏《喀秋莎》后仿佛電流過身,她的影像早已被我壓縮成一個無形的芯片,儲存在這首曲子里。一聽到這個旋律,不管在哪里,我都會感覺有立體的屏幕在我眼前打開,聲影并現(xiàn)。
我緩緩轉(zhuǎn)過身,看到一個女孩,我知道,那不是她。算起來,她如我一樣,已人到中年了。畢業(yè)后,我再也沒有見過她,只有那口琴聲,一直回蕩在我的心底,回蕩在那悠遠的歲月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