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生態環境局開發區分局:五字訣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陳媛媛 通訊員 張建 審核 陳茂榮)泰安市生態環境局開發區分局多舉措,理清重點,縱深抓牢水污染防治工作。
“盯”河流斷面水質。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河流斷面巡查的通知》,通過現場巡查、無人機航拍等多種方式,對轄區內市控斷面開展拉網式排查,共計巡河近200公里;組織轄區鄉鎮按月對本轄區內河流開展巡河工作,杜絕河湖斷面水質因人為污染出現惡化現象發生。
“溯”入河排污口源頭。印發《泰安高新區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實施方案》《泰安市徂汶景區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實施方案》,描繪排查溯源“路線圖”,對轄區內入河排污口開展核查、溯源、整治及日常監管等工作開展自查,通過部門聯合、交叉互查、雙隨機等方式,以工礦企業排污口、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等為重點開展現場檢查,重點檢查排污口排查、整治進展和設置審批備案情況。
“報”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積極向中央、省級項目庫申報彩山水庫水源地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3000余萬元,擬通過水庫湖濱生態緩沖帶、河口人工濕地的建設,提升彩山水庫水體自凈能力和生物多樣性,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保護目標的同時,確保水源地“飲水安全有保障”。
“查”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隱患。對轄區內2個縣級和14個鄉鎮級“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開展環境按照隱患排查,針對排查出的1個問題,開發區分局要求屬地政府立行立改,目前已完成整改;堅決取締水源地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污口,嚴防養殖業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源保護區和保護范圍,強化水污染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宣”傳引導,加強宣傳教育。圍繞水生態治理,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力度,通過電視臺、報社、環保網站、微博微信平臺,定期公布最新方針政策及水治理工作成效。積極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對破壞水環境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曝光。通過12369環保熱線、省生態環境廳投訴平臺、市長民生熱線、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渠道,廣泛發動群眾監督舉報,引導公眾參與水環境治理,為水環境安全提供保障,共同營造“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水生態環境目標。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