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環境,優化服務!泰安市生態環境局“加減乘除” 回應群眾關切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李皓若 審核 王天姿)9月4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改善環境質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工作情況。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我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為載體,狠抓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全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市因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上半年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和省督查激勵,同時,強化環境要素保障、優化審批效能,受到了市場主體的一致好評。
在對上爭取上做“加法”。在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深入開展“五爭、四提、三突破”行動,積極對上爭政策、爭資金、爭項目、爭試點。今年以來,累計爭取上級環保資金4.9億余元,是去年全年的1.84倍;其中,獲國務院、省督查激勵,以及水環境質量改善一次性獎勵資金合計4300余萬元。全國無廢城市建設、地下水治理修復兩個國家試點已落戶泰安;零碳泰山、東平湖全國美麗河湖等13項省級試點、示范創建工作正積極推進。
在環評審批上做“減法”。推動“放管服”改革,創新“1+3+N”生態環境服務模式,對533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建立幫扶清單,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流程,提升審批效率,實行一對一幫扶,在保證符合審查要求和審核質量的基礎上,主動服務、容缺受理、高效審批,加快項目建設,上半年累計審批環評項目201個、規劃類項目6個,辦理登記表備案項目1369個,全力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騰籠換鳥”。
在服務保障上做“乘法”。把維護群眾和市場主體環境權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力度,今年辦結“12345”便民熱線環境訴求1845件,第二輪中央和省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1843件,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狠抓環境質量改善,1-7月份,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5位,水環境質量指數位居全省第4位,改善幅度在全省名列前茅。制定出臺為企業辦實事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項措施”,持續開展“種子企業”專項幫扶,今年累計為131個新建項目辦理污染物排放總量確認手續,實現環境要素重點項目應保盡保。
在環境監管上做“除法”。更加注重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積極推進用電監控、無人機等非現場執法,在1396家企業6060處點位安裝用電監控,基本實現重點企業用電監控“互聯網+監管”,全市非現場執法比例達到30%以上。堅持差異化管理,將市級重點項目和環保管理水平先進、吸納就業能力強的508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做到“無事不擾”,對“散亂污”企業以及涉環境犯罪行為保持“零容忍”,持續為守法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改善環境永無止境,服務發展沒有終點。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扎實的舉措、更務實的作風,全力推進環境大改善、服務大提升、問題大解決,為幸福泰安、美麗泰安建設貢獻環保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