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文化觀察丨生命不息,集章不止?

      “印章就像我的徽章,提醒我不停地行走在路上”

      生命不息,集章不止?

      

      

      □ 本報記者 王臻儒

      蓋個章就能留住美好的記憶?最近,集章式旅游走紅,不少游客直奔各大景區的文創商店、主題郵局尋找紀念印章,意圖在此地留下“印”跡。

      游客滿意,各地“東道主”也開心,小小一方印章能夠描繪最精髓的文化和美景,以白紙為載體,將城市符號傳至五湖四海。

      但是,無序的市場、僵化的打卡,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原本充滿意趣的集章行動失去原有的意義。在“瘋狂”集章的同時保持初心,才能長久維持這項活動帶來的樂趣。

      集章,全新的“到此一游”

      近日,濟南市推出的“游泉護照”吸引了不少人關注。據了解,“游泉護照”的內頁內容豐富,收錄了全市100處泉水和多條尋泉線路的圖文資料;此外,內頁空白處可供持有者加蓋泉水印章,市民和游客在游泉打卡后可在簽章點蓋上泉水印章,以作留念。

      不少參與者對這項活動期待許久。在一處泉水印章打卡點,游客劉靜(化名)表示,各式各樣的泉水印章讓她領略到泉水風采的同時,也能收獲一本蓋滿印章的實體紀念冊,“游泉積極性提高了不少”。

      打卡集章活動一經推出,就獲得許多游客好評,也帶動了濟南多處泉水人氣上漲。事實上,這一結果并不令人意外,“集章”早已成為人們在旅途中喜聞樂見的活動。

      蓋章作為一種旅游打卡新方式,已經在公共文化場館、旅游景區盛行多時,在旅途中的各個景區、博物館、機場、火車站乃至商業街區的小店,都有各種各樣的旅行紀念印章提供給游客使用。

      從本質上來說,蓋章不過是人們“到此一游”的紀念方式。起初,主流的旅行打卡方式是在景區標志性建筑前拍游客照;后來,各式各樣的景區文創產品吸引了大量注意力,成為游客用以紀念的“信物”;現在,有不少游客走到博物館、景區后,第一件事變成了尋找紀念章。形式是多樣的,但人們留住美好記憶的心情是相通的。

      集章走紅,還有一種解釋,是情懷和溫度。00后集章愛好者谷雨表示,在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不少景區用電子票取代了紙質票,“為了證明我來玩過,更需要一種紙質版的紀念品保存記憶。”在她專門為集章準備的筆記本里,目前已經有數十個城市的印記,印章總數多達五百多個。

      在此基礎上,集章旅行和游客自發總結的蓋章攻略應運而生。在社交平臺,網友可以搜到各大城市的集章秘訣,甚至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集章路線。

      集章旅行攻略作者陸芬(化名)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了一群印章愛好者。她告訴記者,每次出行,蓋章都是自己的“主線任務”。“我會用旅途的大部分時間去找散布在城市各處的印章打卡點,只有在集章本蓋滿自己想要的印章后,我才會沉下心來探尋城市里的美食和歷史文化。”

      方寸間自有乾坤

      雖然旅行蓋章常被看作旅行打卡的一種形式,但這并不意味著蓋章式旅行是一種走馬觀花的旅游方式。與以往的傳統旅游打卡方式相比,印章打卡受到熱捧,根源在于這種行為多了一重文化味。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到:“印,執政所持信也。”印章最初的作用僅限于“物勒工名”、鈐蓋封泥等實際功用。不過,宋代之后,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印章的品類得到了極大拓展,閑章的問世更加深了印章的文化價值和美學意義。

      當代年輕人的集章行為,與古人有幾分相似。文人雅士得到一幅書畫后,常做的一件事便是蓋章。褚遂良摹寫的《蘭亭序》有鑒藏印記215方,蓋章者涵蓋宋代至清代的諸多文人雅士。其中,明朝項元汴占九十八枚,米芾一人七方。被譽為“蓋章狂魔”的乾隆皇帝酷愛對名人字畫鑒定賞析,極品的字畫被他蓋滿了印章,王羲之《快雪時晴帖》上有170多枚印章,王獻之《中秋帖》則被蓋80多章。

      古代,中國人鐘愛印章方寸乾坤的特質。當代,優秀的紀念印章同樣能用小小一方天地折射深厚的社會積淀,用簡單寫實的方式展現文化之美,讓人忍不住了解圖案符號背后的故事。一些博物館將鎮館之寶刻上印章,參觀者在很久之后,依然可以回味文物背后的歷史;有的城市把地標建筑作為印章的主題,讓人們每每翻到這一頁,就會想起朝氣蓬勃的城市形象。

      以泉水印章為例,一方小小的印章讓人們深入關注散落于濟南各處的泉水。劉靜表示,集章活動加深了自己對泉水文化的認識。“在此之前,我只聽說過趵突泉、黑虎泉。通過集章,我才知道濟南有那么多泉水。”紀念印章刻有泉水的名字和景觀,讓她直觀地了解到近百處泉水的風貌。

      蓋章作為一種儀式,讓游客和地方文化實現了聯結。印章的圖案是篆刻者對于區域文化的高度提煉,讓參與者在集章打卡的過程中,收獲帶有地方特色的印記。“現在的紀念印章,選取的符號往往具有城市代表性,是一座城市的歷史縮影。”陸芬表示。獨特的城市符號伴隨著紙的傳遞走向五湖四海,一座城市的形象就此得到傳播。

      如果說印章的文化氣質吸引了一批為歷史文化慕名而來的游客,那么,在精美印章的基礎上層出不窮的集章護照、集章路線等“游戲化”的蓋章任務機制,則進一步激發了游客的收集欲,讓集章的過程更具成就感。

      傳播學家戈夫曼認為,人際傳播的本質是人們利用符號進行自我表演的過程。集章作為一種富有儀式感的打卡行為,強化了分享者與觀者的聯系,成為社交媒體時代的游客喜愛的活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別把有趣變無趣

      在集章的熱潮下,出現了各種新趨勢。有游客放棄傳統旅行,創造了一種名為“跑章”的旅行方式,一天下來,收集的印章數量甚至多達數百個。不少小眾咖啡廳、文具店等商業化場所也在大量顧客的請求下開始提供類似服務,將自己精心設計的品牌標志做成免費印章,供消費者打卡。

      不過,在供求雙方實現共贏的同時,集章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一種新商機,帶來了一些市場上的浮躁風氣。谷雨記得,有一次在場館內排隊等待蓋章,有黃牛試圖以五十元的價格將免費印章本賣給她。

      事實上,集章活動受歡迎,一大原因就是低廉的獲得成本。大多數場館的印章免費可得。“黃牛利用人們對印章的喜愛賺錢,但我更看重的是蓋章的過程,而非蓋章的結果。”谷雨表示,對她而言,紙張的觸感、印章的材質、印油的深淺,甚至蓋章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集章體驗的一部分,在印章今后被翻閱出來時,成為鮮活的回憶。

      集章固然是一個過程和一種體驗,但對于一些人來說,對集章成果過于執著的追求反而讓他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很多人為了集章打卡,忽略了旅游的意義,把本應用于體驗當地文化和生活的精力耗費在尋找下一個印章的路上。有網友稱,帶孩子去博物館學習一些科學文化知識,但孩子只惦記蓋章,完全不顧展覽的內容,“集章讓人忘記了來時的本意。”

      旅行和游玩中的“打卡”概念,其實與上班過程中的打卡沒有形式上的區別。重要的是,我們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這項活動。究竟是要為了蓋章而旅行,還是旅行時順便去蓋個章?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但無論如何,游玩應該是放松和享受的過程,而不是為了“打卡”而不斷奔波。完美主義者希望蓋章“十全十美”,虛榮心驅使人們盡可能多地蓋章,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這些行為只能讓原本充滿意趣的集章行動變得索然無味,失去原有的意義。

      “與其說是旅行打卡,我更喜歡把集章的過程比喻成唐僧西天取經。”陸芬表示,唐僧師徒手握通關文牒,每到一個國家,都會加蓋該國印璽。“印章就像我的徽章,提醒我不停地行走在路上。”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