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綠”,讓高原美起來
水鳥鳴叫,魚翔淺底,草木黃綠相間,湖上碧波蕩漾……9月4日下午,“省級黨報總編輯西藏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拉魯濕地位于拉薩市區北角,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內陸天然濕地,被稱作拉薩的“城市之肺”。濕地保護面積12.2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約6.6平方千米,緩沖區3.39平方千米,實驗區2.21平方千米。
為有效保護拉魯濕地獨特的高寒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高寒濕地生物多樣性及其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近年來,拉薩市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數百種鳥類來此棲息與逗留,不少“稀客”成為“常客”,動植物種群和生物資源得到恢復和發展,保護區內的水源涵養能力不斷提高,土地沙化現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據統計,在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常見有高原特有裂腹魚類及裸鯉魚、鰍魚類,兩棲類動物高山蛙和紅腳鷸、棕頭鷗、赤麻鴨、斑頭雁、普通秋沙鴨等117種鳥類,以及蘆葦、菖蒲、燈芯草、杉葉藻、海韭菜和眼子菜等395種植物。
如今,免費對外開放的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市民與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來到拉薩南山公園,記者注意到,各種樹木錯落有致、郁郁蔥蔥。沿著小河一路走向山頂,風景秀麗,靜謐無比。
拉薩南山公園坐落于拉薩河南岸,園區面積1600余畝,是拉薩市利用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既有成果,打造的一座集休閑、娛樂、健身、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森林公園。
據悉,截至目前,拉薩南山綠化工程共實施2012年南山山體造林綠化、2013年南山山體造林綠化試點項目、拉薩市山地造林環境調控技術與耐旱樹種篩選研究等工程項目8個,造林綠化面積達3521.7畝,成活率達85%以上,栽植雪松、云杉、油松、白皮松等各類苗木100余種120萬余株。
在設計方面,遵循“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彩、冬有綠”的理念,在布局上,以綠色為底調,喬、灌、草相互襯托,種苗選擇堅持物種多樣性和色彩豐富化,并突出使用鄉土樹種,有效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性。
不僅如此,拉薩市還積極推進西藏林草資源智慧管理中心(拉薩南北山智慧管護系統)建設,通過林區GIS地理信息系統綜合“一張圖”,實現在指揮大廳大屏上展現整個林區所有狀況、信息和視頻監控,為指揮調度提供全方位、全角度的信息化數據化支持,實現林區水利提水系統、林業資源、生態工程可視化監管。
記者了解到,目前,拉薩市正在組織實施新一輪南北山綠化工程,工程規劃期10年(2021-2030年),以“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為目標,計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06.72萬畝。其中,2023年造林綠化面積約19萬畝。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