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記者蹲點·尋訪生態產業化故事丨一棵樹的三重身價

      

      

      

      □記者 紀偉 通訊員 張圣虎 報道 蒙陰縣桃墟鎮安康村依托栗子樹打造的樹上餐廳。

      ■編者按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連接“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橋梁。近年來,山東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少地方發掘利用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生態+”產業,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本報派出多路記者,循著山、林、河、湖、海,尋訪生態產業化故事,今起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家門口的大片栗子樹值多少錢?對于蒙陰縣桃墟鎮安康村樹上餐廳經營者吳西來說,“以前枯枝用來燒火做飯,樹形較好的鋸掉賣錢,沒人把它當成寶”。但2年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郝海廣帶隊前來開展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給出的答案令村里人咂舌:綜合考慮生態系統提供的物質產品、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安康村生態產品總價值近1億元。

      按照固有思路審視一棵樹,物質產出是有限的。但近年來,臨沂市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通過GEP核算、生態貸款、森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等手段,做好增綠用綠文章,一棵樹的“身價”早已不同往日。

      抵押一棵樹貸來230萬元

      8月3日,一支研學游隊伍走進費縣馬莊鎮核桃峪村,學生們在小山村里打核桃、摘蔬菜、做豆腐,林間巷道充滿歡聲笑語。

      每年5月,核桃峪村一棵千年流蘇樹花開如雪,吸引數萬名游客前來參觀。該村也早有借此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的念頭,但苦于找不到投資而無奈作罷。“當時村里想建一座流蘇文化館,算了一下需要30萬元,但當時村集體年收入不過7萬多元,一下子把村里給難住了。”村黨支部書記吳強說。

      轉機發生在2年前。2021年6月21日,費縣成立生態資源賦能轉化中心,依托當時臨沂市出臺的《生態產品價值評估與核算辦法(試行)》,這棵流蘇樹有了“身價”,村里通過抵押流蘇樹,獲得了恒豐銀行230萬元的生態貸款。如今,村里依托這筆資金修路、建館、發展農家樂,并于今年8月初迎來首批研學游團隊。

      費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張富文介紹,生態資源賦能轉化中心本質上是一個交易平臺,由國有企業把碎片化的生態資源進行規模化收儲和市場化運作,破解生態資源難度量、難變現等瓶頸,使生態資源發揮更大價值。

      目前,費縣聯合恒豐銀行、山東省農擔公司等金融機構,創新推出8大系列金融貸款產品,成功運作普惠金融信貸業務86筆,信貸額度達到1.06億元,其中該縣云瀑洞天景區以“指動石”為抵押貸款600萬元。

      小山村建起度假酒店

      在蒙陰縣桃墟鎮百泉峪村的盤山路盡頭,矗立著一座依山傍水的蒙山養心度假酒店,每到夜幕降臨,酒店前的廣場上便燃起篝火,歌舞伴著餐桌上的烤全羊,為山野增添亮色。

      百泉峪村坐落于沂蒙山區腹地,靠著曼妙的山水資源,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發展旅游產業,村民投資幾萬元就能將自家院落進行改造,如今已建成40余家農家樂和民宿。“不過要想建設對標星級酒店的大項目,靠著村民手里的錢就很難辦到了。”百泉峪村黨支部書記方國明說。

      就當方國明以為百泉峪村的旅游產業只能依托村內資金自然生長時,2021年,蒙陰縣發布山東首份村級GEP核算報告。百泉峪村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最終測算出的生態產品總價值超過7000萬元。此后,蒙陰農商銀行依托這份報告,開發出GEP貸,給予百泉峪村3個貸款主體4300萬元授信額度,其中2000萬元授信額度給予了山東沂蒙山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用于開發蒙山養心度假酒店。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引來金融活水后,助推生態產業加速升級。目前,百泉峪村已招引總投資10億元的養心度假酒店、沂蒙山文化中心等項目,形成生態旅游與康養休閑融合發展的產業模式。2022年該村旅游收入超1000萬元,除了分紅、土地流轉等收入,村民僅在家門口務工的收入每年就增加200多萬元。

      開展森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

      而對于沂水縣林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文勇來說,一棵樹的“身價”,和該縣增補林木的數量與質量密切相關。

      近年來,臨沂市政府出臺《臨沂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暫行辦法》,將森林覆蓋率、年度造林面積作為考核指標,突出森林覆蓋率的基礎補償和森林覆蓋率增幅、年度造林面積位次的激勵補償,開展森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

      “通俗來講,就是設立一個市級生態補償資金池,在臨沂市十幾個區縣間開展橫向競爭,哪個區縣種樹少,就向這個資金池交錢,哪個區縣種樹多,就能從池子里多拿補償資金,從而激勵各區縣提高增綠、護綠的積極性。”李文勇說,根據2019年度的數據測算,森林覆蓋率每增1%給予激勵補償176.21萬元,新造林每增1萬畝給予激勵補償129.52萬元,增綠護綠的收益可知可感。

      記者從臨沂市林業局獲悉,近年來,臨沂市通過建立突出增量、獎懲結合的激勵補償機制,對年度森林覆蓋率增幅、新造林面積各前8名的縣區進行激勵補償。目前,臨沂市有林地面積593.3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7年度的21.61%提升到23.49%,森林蓄積量1600萬立方米,森林碳儲量617.7萬噸。

      李文勇介紹,僅2018年至2020年3個年度,沂水縣就收到生態補償款3600萬元,這些資金被用于樹木補植、護林防蟲等領域后,一批沿河道路實現高標準綠化。2020年,沂水縣還利用這些資金啟動重點區域森林高質量提升項目,在沂山林場與沂河林場增植流蘇、皂角、杜仲等優質樹種,豐富當地物種多樣性。

      (大眾日報記者 紀偉 通訊員 田寶宗 張圣虎 高云野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