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
游客在山西省嵐縣土豆花節上游玩(8月2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太原8月28日電 題:農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新華社記者呂夢琦、解園
在山西省嵐縣舉辦的土豆花節上,一場“土豆宴”比賽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觀看。搗拿糕、水晶蒸餃、捻圪坨……來自8個代表隊的廚師施展絕活,讓游客們拍案叫絕的同時,還能品嘗土豆美食。
雖然與一些歐洲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均土豆消費量不算高,但土豆仍是中國人餐桌上的重要食物。馬鈴薯美食之鄉山西嵐縣更是開發出包括燜、炒、蒸、煮等不同做法的108種“土豆宴”菜品,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
7月22日拍攝的山西省嵐縣特色“土豆宴”。新華社發
嵐縣地處土豆黃金種植帶北緯37度附近,年平均氣溫6.9攝氏度,已有200年左右的土豆種植史。“土豆已經成為全縣的支柱產業?!睄箍h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劉林權介紹,目前,“嵐縣馬鈴薯”已經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縣初步形成“土豆種—土豆花—土豆品—土豆宴”全產業鏈經濟。
土豆不僅是財富,小小的土豆花如今也形成了新的經濟業態。
在花海中拍照留念,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依托七八月土豆花開滿山坡的花海景致,當地已經舉辦了9屆“土豆花開了”旅游文化月活動?!斑@里天氣涼爽,我們一家人可以賞花、徒步、品嘗美食,享受暑期慢生活?!眮碜蕴械挠慰屯醭闪终f。
在土豆花節的主要舉辦地河口鄉王家村,村里的310戶村民幾乎都從事與土豆相關的工作。開了一家農家樂的王愛珍,在旅游高峰期每天能接待四五十人左右。
土豆已經帶動種植、加工、文旅、餐飲等產業,涵蓋了全縣大約80%的勞動人口,形成了近15億元的產業規模。劉林權表示,這背后的最大推動力是農文旅融合。
農文旅融合發展是近年來中國鄉村振興的一種新模式,目的是延伸農村特色產業鏈,提升涉農產業要素及其產品的附加值,擴大農村特色產業規模,刺激消費市場,助農增收。
“這讓農民不再單純依賴初級種養殖業,而是用一種多元視角去思考現有農村資源如何能轉化為發展要素,并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北本┐髮W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雷明說。
在山西省朔州市東神頭村,圍繞桑干河和神頭泉群的傳說故事,當地展開對神女山旅游區“拓跋公主生三龍遺跡”傳說的挖掘,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每年端午節廟會期間,東神頭村的明清仿古街聚集不少商家入駐,吸引周邊地區的游客來到這里品嘗美食,欣賞民俗?!案叻迤诿刻炷芙哟^3萬名游客?!睎|神頭村黨支部書記賈秀榮說。
在這個即將結束的暑假中,中國各地的采摘節、旅游節和鮮花節等層出不窮,投射出農文旅融合發展帶來的新活力。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推動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正在全國各地生動實踐。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