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腦”把好群眾飲食安全關 新泰在全市率先實現食品安全全流程智慧監管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張振男) 食品安全大于天。由新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點打造的包括明廚亮灶匯聚平臺、AI算法平臺、食安新泰公眾服務平臺、健康食材快速檢驗和食品生產云監管平臺在內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系,已全面應用到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系統發現食品安全隱患即時預警、限時整改、閉環處理,“智慧大腦”賦能舌尖安全,這一舉措走在我市食安監管工作前列。
AI精準抓拍餐飲單位風險行為
1500余個監控畫面在線“云監督”
來到新泰市市場監管局智慧監管大廳,就能看到大屏幕上展示的大中型餐飲單位以及部分集體配餐單位后廚、倉庫等的實時畫面,這是正在運行的“明廚亮灶匯聚平臺”提供的智能化服務。
在新泰,“明廚亮灶”不是新鮮事。早在2014年,新泰市就啟動了“明廚亮灶”工程,餐飲服務單位把原來封閉的后廚墻壁換成透明玻璃幕墻,“曬出”自己的廚房,讓消費者實時看到菜品制作過程,接受社會監督。
在新泰,“明廚亮灶”成了新鮮事。在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加持下,新泰市350余家餐飲服務單位1500多個監控畫面全部接入統一平臺,消費者登錄“食安新泰”微信小程序,點擊“我是消費者”,就能查看有關畫面,在線“云監督”。
把1500余個監控畫面全部向社會開放,體現了新泰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把好群眾飲食安全關的決心和信心。
明廚亮灶匯聚平臺內設AI算法平臺,面對一屏近百個密密麻麻的監控畫面,AI抓拍功能可有效輔助人工監管,對違規行為即時抓拍、即時預警、即時推送、及時處置。平臺能對視頻流進行實時分析,對不戴衛生帽、不戴口罩及廚房內有老鼠、貓等活體動物等違規現象通過自主建模,進行智能抓拍。
“系統抓拍的異常畫面,同時預警給市場監管人員和餐飲單位管理人員。我們第一時間對視頻畫面回看核實,同時就近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核查,根據核查情況按規定給予提醒、整改或處罰,甚至是停業。”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趙淑斌介紹,“每一步處理都錄入系統,有據可查,直至符合安全要求,真正實現了完整閉環工作模式。”
對于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新泰市206家學校和幼兒園食堂均已納入智慧監管系統,不僅提高了后廚工作人員的自律意識,更讓師生就餐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讓檢測“跑在”風險前面
確保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
“總檢測批次數65636批次、總不合格批次數1072批次、今日檢測批次數119批次、今日不合格總數1批次……”8月21日11時,“新泰市健康食材智慧監管平臺”顯示當日食品檢測數據,任意一個聯網快檢設備一開機,平臺就會第一時間監控到設備并進行數據更新。
食品快檢不僅可以使食品安全預警前移,也能擴大食品安全控制范圍。新泰市在全市市場、商超、集中配餐單位、學校(幼兒園)食堂等單位統一推行“檢測+預警+處置”線型工作模式。每天10時前,所有采購使用的食材均完成檢測,檢測結果自動上傳平臺。各市場監管所專管員每日登錄平臺巡查,與平臺推送聯動判斷,及時督促不合格產品使用單位立即停用、就地封存、迅速復檢,對復檢2次仍不合格的,執法人員立即出動,現場查驗索證索票進行追溯,封存食材送第三方檢測機構再次抽檢,并根據抽檢結果依法處置。
“新泰農批市場是新泰最大的現代化農副產品批發交易中心,有9萬平方米的蔬菜、水果、肉類交易區和分揀包裝區。青云聯華配送中心承擔著新泰市20多個超市站點的食品配送,涉及千家萬戶。”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孫兆榮介紹,“做好這兩家單位的食品快檢工作可以說是意義重大,今年3月份以來,我們對農批市場檢測達到1915批次,對青云聯華配送中心檢測2343批次,不合格率僅為0.36%。”
龍廷鎮糕點類食品生產企業集中,占全市糕點類食品生產企業的32%,年產值占全市糕點類產品產值的68%。新泰市市場監管局在龍廷鎮創新開設共享實驗室,通過集中檢驗設備和人員,為全鎮糕點類食品企業提供專業、便捷、安全的出廠檢驗保障,有效解決了該鎮食品生產企業聚集區檢驗能力不足的大問題。
目前,新泰市共有114個食品快檢檢測點,上傳檢測數據5.2萬批次,其中,901批次不合格食材全部在24小時內規范處置。
抓監管更是抓服務
讓企業安心讓消費者放心
新泰市共有185家食品生產企業,320余家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既要抓“大”更要抓“小”,既要程序上嚴肅嚴謹更要情感上真情服務。關于政策咨詢、證照申請、隱患排查等方面的業務,通過食品生產云監管平臺就能及時、有效地解決。
山東念迪食品有限公司是今年6月份剛剛落戶新泰的一家固體飲料生產企業,在企業開辦籌備階段,新泰市市場監管部門靠前一步服務,確保企業安全順利開工。“通過小程序,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科工作人員在線遠程幫助我們梳理了固體飲料工藝流程,節省了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進一步保障了產品質量。”公司負責人表示。
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董雷全程參與云監管技術的開發、使用,他說,利用“身份認證+視頻會議+電子簽名”等技術,監管人員在“云”上與監管對象實時連線,遠程查看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原料使用、存儲,生產加工及出廠檢驗全過程,實時視頻記錄現場,動態抓拍圖像,提供在線監管服務。上線運行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已對24家生產企業和10家小作坊開展了云監管,對6家企業提供了云服務,檢查發現問題80余條,并全部在線完成整改復查,監管服務效能有效提升。
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新泰市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安全服務中心發現一家企業的蒸汽管道存在安全隱患,隨即強制企業停產。但停產意味著經濟損失,起初企業并不理解。待經過專業檢測后發現,這家企業的管道的確老化嚴重,再繼續使用可能出現難以想象的后果。最終企業將管道更換,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同時企業負責人對市場監管人員的真情、負責表示感謝。
智慧化監管讓新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質量不斷提升,根據食品安全協調科科長劉守峰提供的統計信息,今年以來在國、省、市、縣四級抽檢中,新泰市抽檢4946批次,不合格155批次,均在第一時間處置到位。
“圍繞解決‘怎么管’的問題,聚焦‘監管+服務’工作目標,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穿透式、零距離智能監管,依托科技賦能,構建起了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新模式。”新泰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煥校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延展智慧監管平臺功能,擴大智慧監管領域接入范圍,創新智慧化監管模式,通過數據監管、動態監管、遠程監管,實現更加高效、便捷、智慧的市場監管,切實為群眾把好飲食安全關。”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