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丨突發事件
□譚踐
譚踐,1965年10月生于山東新泰鄉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山東省作協全委會委員、泰安市作家協會主席,著有詩歌、長篇報告文學、散文、文學評論等共200余萬字,曾獲東岳文藝獎、山東“五一”文化獎、泰山文藝獎等。
某日晚餐后,我讀書至深夜,正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老家侄子突然來電,稱有一“突發事件”——族中一年輕人因交通違規被大卡車撞倒,正火速趕往城中求醫,讓我趕緊聯系醫院……一通忙活,傷者入院,無奈傷勢太重,當天夜間便去世了。第二天按老家風俗發喪,我又忙活了一整天,夜晚開車返城后已是精疲力盡,看見那本還翻開著的書,想起前一晚讀書帶來的愜意,頓覺恍如隔世。
這些年,總有“突發事件”不期而至,大多源自老家親人或族人,惡病或意外事故。大家覺得我高考出來落到了城里,混得不歪,總有辦法化解他們的各種難事。礙于面子和樂于助人的性格,我總是有求必應,辦好了自然皆大歡喜,辦砸了難免人嗔我怨。我也曾暗自發誓不再管“閑事”,但事到臨頭,依然抹不開面子。如此“硬充好漢”,常常弄得自己心力交瘁,所以我最怕“突發事件”。
所謂怕啥來啥,那件事過去不久,又是一天深夜,我正構思一篇短文,侄子的電話又來了。侄子說:“大叔啊,剛剛發生了‘突發事件’,我給您老人家匯報匯報……”我一聽頭就大了,心提到了嗓子眼兒,聽侄子這小心翼翼的口氣,指不定出了什么大麻煩呢!我屏住呼吸,聽天由命般等著侄子往下說。侄子慢條斯理地說:“咱莊小振您知道吧?他爹比您大幾歲,家住村西頭小河邊,個子不高,瘦巴巴的……”我說:“沒印象了,你就說出了啥事吧!”侄子說:“大叔啊,這事可不小哩,我在咱村‘出道’以來,還沒聽說過哩!”我聽出他語氣里帶了幾分酒意,有些不耐煩地說:“到底出啥事了?你趕緊說,我正忙著哩!”侄子說:“為了這件事,小振專門跑到‘義和聚’請我喝酒了,他還夸您老人家給我起的飯店名不歪來!這件事,還是得請您老人家出馬……”侄子東拉西扯了半天,卻半句沒說到點子上,我有些生氣地說:“我也不是什么事都能辦得了,你們年輕人商量著辦吧!”侄子聽出了我的不耐煩,立即說:“大叔,您好歹聽我說完什么事啊!這事非得您老人家出馬不行。是這樣,小振剛才跟我商量,他想拿出點兒錢,設立一個愛心基金,幫幫咱村里的困難戶,并且準備長期辦下去。他已經給我打了五千塊錢了……”我松了口氣,略帶欣喜地說:“這是好事啊!這小振是干嗎的?”侄子說:“他在鎮里賣電纜,這些年干得不歪。雖然他不是咱村里最有錢的,但卻是第一個有這個想法的。”我連忙問:“你們需要我做什么呢?”侄子說:“我們想等您回來出出主意,看看這個事具體怎么操作。”我當即答應:“明天下午我就回去。”侄子在電話那邊跟人商量了幾嘴,說:“我跟小振說好了,明天晚上一起聚聚。”我說:“好,明晚見!”
這次的“突發事件”,我得點個贊!
這晚,有人從微信上給我發來了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引導在村農民和在外老鄉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促進人才、資金、技術下鄉,匯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力量。這份文件發布于2023年7月20日,這是一個值得被歷史銘記的日子。
我認真讀了幾遍文件,小振正是這種“力量”的組成部分。當然,我,還有幾位已經“下鄉”的兄弟爺們,也是。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