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活力韌性 實現互利共贏 中南務實合作碩果累累
圖①:8月21日,在金磚國家貿易博覽會上,參觀者在海信展臺前交談。
本報記者 閆韞明攝
圖②:在中企承建的南非紅石光熱項目現場,中南雙方員工就光塔施工工序問題進行探討。
位爭強攝
圖③:一名南非女工在一汽南非工廠總裝車間內工作。
本報記者 時元皓攝
圖④: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部分師生合影。
本報記者 楊 一攝
圖⑤:德阿風電項目遠景。
盛 斌攝
應南非共和國總統拉馬福薩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8月21日至24日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這是習近平主席時隔5年、第四次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必將引領中南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果,為構建高水平中南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和拉馬福薩總統的共同關心和擘畫下,中南關系始終保持高位運行,兩國政治互信、務實合作、人文交流、戰略協作持續深化。中南全方位互利合作展現出強大活力和韌性,結出累累碩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非洲發展、促進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風電項目——
“新能源領域合作的標志”
2022年3月,習近平主席同拉馬福薩總統通電話時表示,支持雙方拓展新能源、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合作。近年來,通過共同努力,新能源領域正成為中南務實合作的新亮點和增長點。
南非北開普省德阿鎮附近的山巒之上,上百座數十米高的白色“大風車”巍然矗立。由中國龍源電力集團南非公司建成投運的德阿風電項目,目前累計發電量已超42億千瓦時,成為中南務實合作走深走實的典范。
從德阿鎮中心到風電項目路程不到10公里,記者開車卻用了近1個小時。很難想象在如此崎嶇的山道上,80米高的風機主塔和直徑86米的風輪葉片當初如何運抵安裝。據德阿風電項目工程師劉磊介紹,這樣的風機共有163臺。2015年項目一開工,工程人員便夜以繼日安裝調試,于2017年建成投運。
乘電梯至風機塔頂,極目遠眺,藍天白云之下,錯落于山脊峰巔的風機馭風為電。風輪轉動產生的電流在經過變電站升壓后,傳輸至南非國家電網供調配使用。
南非是非洲電力大國,全國總發電量八成來自燃煤機組發電。為實現能源轉型目標,南非計劃到2030年將太陽能和風能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從7%提升到40%。作為非洲最大風電場之一,德阿風電項目每年可提供7.6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相當于節約標準煤超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60萬噸,滿足當地3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
現場負責人范·特納表示,德阿風電項目有效緩解了南非部分地區電力緊張和供電不穩的狀況,“風電場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大量清潔能源,保證了當地經濟社會正常運轉。”
德阿風電項目在建設和運營中始終注重當地生態保護。在項目工作多年的南非員工赫爾頓說:“這里每根電線桿頂端都安置了棲鳥支架,為的就是減少輸電設備對鳥類的傷害。公司對風電場內的動植物進行長期監測,聘請生態專家予以評估,確保整個項目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中國企業積極促進本地化采購及用工,帶動了當地上下游產業鏈建設和人才培養。項目建設期創造就業機會超700個,運營期每年可以提供100多個長期崗位。此外,依托項目運營日常流程,項目組為本地員工提供包括本科、碩士在內的學歷教育,以及高壓操作、高空作業等技能培訓。公司還成立專項社區基金,致力于項目所在地社區公益事業,如在德阿鎮設立4所早教中心,定期為當地兒童提供捐助等。
“德阿風電項目是南中新能源領域合作的標志。”南非國民議會事務主席弗羅里克表示,“南非正在擴大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提升綠色能源供應能力。希望中方企業發揮技術、創新等優勢,積極參與南非新能源項目建設,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汽車產業合作——
“中國品牌得到市場高度認可”
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和拉馬福薩總統在比勒陀利亞同時按下生產線啟動按鈕,通過視頻連線,見證了第一輛南非本地組裝生產的北汽X25汽車在納爾遜·曼德拉灣市成功下線。
近年來,中南汽車產業合作屢創佳績。北汽X55汽車在2023年南非年度車型評選中獲得“南非最佳家用SUV”大獎;長城汽車旗下品牌哈弗成為南非十大暢銷汽車品牌月度榜單常客,今年7月,奇瑞汽車也躋身該榜單;比亞迪今年在南非推出電動車型,助力當地綠色出行……南非汽車行業記者歐內斯特·佩吉表示,中國汽車企業為南非消費者提供了眾多優質產品。
在納爾遜·曼德拉灣市郊,庫哈工業開發區附近的高速路旁,一汽南非工廠的標志牌格外醒目。一輛輛白色卡車整齊排列,將被運至南非各地完成交付。
走進工廠,集裝箱卸貨平臺忙著開箱卸貨,各種零配件運輸車輛來回穿梭。總裝車間更是一片繁忙景象:U形裝配線上,幾十名工人分布在10多個點位進行流水作業,卡車在裝配線上經過各道工序,最終經檢測后有序下線。
裝配線上,技術主管讓—雅克·姆萬扎正悉心指導其他員工。這位來自剛果(金)的小伙子表示,自己2009年加入一汽南非公司,并在工廠建成后來到這里,逐步從一名技術工人成長為技術主管。“中國汽車品牌備受歡迎,我們的業務蒸蒸日上。”姆萬扎對記者說。辦公室里,倉庫副主管諾布赫麗·雅各布斯正在電腦前核查集裝箱貨物清單,確保貨物數量無誤。她自豪地說:“我的工作非常重要,是所有裝配工作的起點。”
據介紹,一汽南非工廠除兩名中方員工負責總體運營管理和技術支持外,近200名員工都來自附近社區。通過與當地350多家供應商合作,工廠帶動了超1500人就業。南非貿易、工業和競爭部部長易卜拉欣·帕特爾表示,一汽南非工廠為當地帶來大量就業,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在南非交通物流領域專業雜志《焦點》去年組織的整車節油大賽中,一汽的一款車型榮獲亞軍。現在,一汽南非工廠的卡車除供應當地市場外,還銷往其他10余個非洲國家。一汽南非公司負責人楊健介紹,公司提供了二次噴漆防銹、路試等當地用戶關注的品質工藝和品控流程。安全和省油也是很多用戶選擇其產品的主要原因。
目前,一汽南非工廠月產量已從最初的25輛增長到最高超300輛。另據南非商用車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一汽卡車的終端銷量達798輛,在商用車市場占有率排行榜上首次排名第一。南非《開普商業新聞》表示:“中國汽車企業產品滿足了南非區域商用車客戶的獨特使用需求,中國品牌得到市場高度認可。”
家電產業園——
“互利共贏的一張名片”
2015年12月,在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習近平主席在南非《星報》發表題為《讓友誼、合作的彩虹更加絢麗奪目》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國企業在南非投資建設的家電產業園、汽車、機車組裝廠、水泥廠等項目為當地創造了上萬個就業機會,“海信電視、冰箱作為主要家電品牌走入南非千家萬戶”。
近日,來自金磚國家的50余名企業代表來到南非開普敦市亞特蘭蒂斯地區的海信南非工業園參觀。來自巴西的一家咨詢公司代表法布里齊奧表示:“金磚國家務實合作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希望借鑒海信的成功經驗,加強與南非合作。”活動組織方南非西開普省旅游、貿易和投資促進局首席執行官雷內爾·斯坦德說:“海信南非工業園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和商業機遇,為社區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我們希望有更多優秀企業來這里投資。”
2013年,海信南非工業園由海信集團和中非發展基金共同出資建立。如今,工業園的相關產品已進駐南非8000多家門店,還出口到贊比亞、博茨瓦納、納米比亞、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等10余個非洲國家,以及英國等歐洲國家。海信電視、冰箱成為南非廣受歡迎的家電產品,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名列前茅。
工業園的發展帶動了地區產業鏈的完善。在一家泡沫襯板供應企業,一摞摞高高疊起的泡沫襯板擺滿倉庫,大部分是為海信生產的產品。企業總工程師吉米說,10年前企業曾面臨經營危機,成為海信供應商后,企業經營逐漸穩定,生產不斷擴大,收獲了更多訂單,“與中企的合作過程體現出了互利共贏”。
目前,海信南非工業園雇用了約700名當地員工,占員工總數的90%以上,并創造了4000多個間接就業崗位。據工業園人力資源主管約翰介紹,在為員工提供職業輔導計劃之外,海信還與當地職業技術學校開展合作培訓,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培訓機會,幫助學生掌握電子技術、軟件應用和設備操作等技能。
南非貿易、工業和競爭部副部長吉娜說:“海信在開普敦建立產業園區后,實現了自身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水平不斷提高,為南非制造業整體發展注入活力,成為南中互利共贏的一張名片。”
南非是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也是第一個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非洲國家。中南建交25年來,兩國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早已超越雙邊關系范疇,越來越具有全球性影響。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雙方將不斷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攜手構建高水平中南命運共同體,共同譜寫中非合作新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