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強水土保持,到2027年建成100個生態清潔小流域
加強水土保持,山東有了最新“路線圖”。近日,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全面推進水土流失防治現代化,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更加完善,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穩步降低,省市縣三級水土保持率目標體系基本形成,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到86.77%。到2035年,系統完備、協同高效的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全面形成,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有效控制,森林、濕地、農田等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顯著增強,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到90.67%。
構建水土流失預防保護新體系
水土流失是生態退化的集中反映,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實施意見》要求,建立水土保持空間管控制度。將水土保持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有關規劃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城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內容,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應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措施,并征求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
山東將構建水土流失預防保護新體系。以河流源頭區、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泉域補給區、引黃灌區等為重點,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建設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加強魯中南山地丘陵、魯東低山丘陵兩大生態屏障保護修復,打造大運河、沂沭泗河、膠東諸河三條生態保護帶,強化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林草植被封育保護和自然修復,構建“一廊、兩屏、三帶、多區”預防保護新體系。
《實施意見》提出,實施水土保持功能提升工程。禁止毀林毀草開墾,提升綠化質量。強化河湖岸線等濕地保護修復,推進水網和河湖岸線生態緩沖帶建設。加強農田防護林網建設,完善灌排體系。加強城市水土保持,注重自然風貌保護。全面提升各類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
全面實施水土保持信用評價
山東將依法嚴格實施監管。制度標準上,制定人為水土流失監督管理辦法,嚴格落實農林開發等生產建設活動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強化全過程監管。針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特點,劃定水土流失風險防控等級,明確差異化監管要求。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
監管方式方面,全覆蓋、常態化開展遙感監管,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依法依規嚴格查處有關違法違規行為。開展人為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依法依規嚴格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以生產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水土保持技術服務單位為重點,健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和激勵懲戒機制,全面實施水土保持信用評價。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對涉及規模較大的地表開挖或渣土堆棄等重點項目,積極推行基于企業自主監控的遠程視頻監管等方式。
山東將強化協同監管。建立完善項目立項審批、開工許可、監督管理、竣工驗收信息共享制度以及違法線索互聯、案件通報移送、重大案件掛牌督辦等制度。加強水土保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依法懲治違法行為。健全與紀檢監察機關溝通機制,及時將發現的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公布各級舉報監督電話,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同時,強化生產建設項目主管部門責任,將水土流失防治納入行業日常監管,做到管行業、管建設、管生產必須管水土保持。
到2027年建成100個生態清潔小流域
《實施方案》明確,統籌水土流失系統治理。統籌高標準農田建設、國土綠化、礦山修復、濕地保護、城市更新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突出水源涵養、土壤保護,落實造林綠化、封育保護、坡面整治、農田林網、灌排配套等治理措施,“十四五”期間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750平方公里以上。
高標準實施沂蒙山泰山等區域重點工程、黃泛風沙區預防保護工程、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局部水土流失集中治理工程,打造特色產業綜合體,提供更多更優水土保持生態產品。
山東提出,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統籌流域水系整治、污水垃圾處理、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產業發展,協同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合力打造水源保護型、生態旅游型、綠色產業型、和諧宜居型、休閑康養型生態清潔小流域,到2027年建成100個生態清潔小流域。強化制度創新和政策支持,以流域水系為單元,整溝、整村、整鄉、整縣一體化推進水土流失治理。
積極推行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建設模式,發揮好村級組織、土地使用者、承包經營者作用,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和治理區群眾參與工程建設。建立政府和受益主體水土保持工程運行維護費用分攤機制。
《實施意見》還提出,夯實專業基礎支撐。健全完善規劃體系,依法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強化水土保持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構建立體化監測網絡,構建類型齊全、功能完備、技術先進的水土保持監測站網體系。開展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定量掌握全省水土流失狀況和防治成效。創新遙感、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建設“智慧水保”。開展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打造一批示范縣、示范鄉鎮、科技示范園和示范工程,推動水土流失防治理念、機制、模式和技術創新,建設全省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導區。
山東提出,落實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激勵獎懲制度,目標責任落實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對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獎勵。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