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后終于找到您!” 肥城泰州兩地攜手成功為烈士尋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李皓若 通訊員 劉曉輝 審核 王婷婷)“感謝你們這么用心地幫忙尋找,父親的遺愿終于實現了!”近日,郭慶玉拉著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道謝。
左邊: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中間:郭慶玉;右邊:泰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褒揚處負責人。
一年前,郭慶玉來到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請求幫助尋找大伯郭泗友的安葬地。據他介紹,郭泗友是第一批入朝志愿軍,因受美軍細菌戰影響,感染肺結核病后被統一安排到東北某地療養,后醫治無效病故。“我父親兄弟三人,感情特別深,大伯的去世給家人的打擊很大,長輩們生前苦尋大伯無果,希望事務局的同志們能幫助我們尋找。”郭慶玉說,這是家人最大的心病。
烈士堂妹郭愛蓮。
郭慶玉的講述深深觸動了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一場尋親序幕從此拉開。根據烈士英明錄關于病故地記載信息,事務局第一時間聯系了遼寧省義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但被告知查無此人,同時結合零散烈士墓、無名烈士墓信息,同步對接史志部門深入查找,依然沒有進展。工作人員立即聯系了郭慶玉,推測病故地記載信息可能有誤,建議詢問家中長輩了解真實信息。很快,烈士的堂妹郭愛蓮提供信息,多年前二弟曾去黑龍江訥河看望過郭泗友,工作人員立即聯系了訥河退役軍人事務局,仍然沒有查詢到有效信息。隨后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通過訥河退役軍人事務局聯系了訥河黨史部門,得知五十年代確有一批療養志愿軍戰士,后轉至江蘇地帶療養,隨即聯系了江蘇省內各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均反饋查無此人,也無相關志愿軍療養信息。至此尋親之路陷入停滯。
雖無實質進展,但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并未停止尋親腳步。一方面,積極與尋親志愿組織和志愿者對接,幫助廣泛宣傳查找;另一方面,通過烈士尋親政府公共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發布主題尋親信息,多渠道、廣撒網,加快推進尋親之路新突破,但均無音訊。
泰州“鳳棲園”公墓70位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的墓志銘。
直到今年5月份,江蘇省泰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傳來信息,泰州“鳳棲園”公墓安葬著70位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僅記載了烈士姓名,來自哪支部隊、是哪里人都不得而知。其中一位名叫“郭嗣友”的烈士信息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立刻聯系了烈屬,得知郭泗友的曾用名為郭嗣友。為進一步確定烈士身份,事務局積極對接泰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及當地民政、史志、醫院等部門單位,核實墓園烈士信息。通過查閱歷史檔案得知,1953年起江蘇省第八康復醫院(位于泰州)開始承擔收治志愿軍傷病員的任務,其中郭泗友等人因患肺結核久治不愈與世長辭,他們最初被安葬于泰州市南門公墓,1998年泰州市民政局將烈士們的骨灰遷葬至泰州墓園。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通過走訪聯系當地知情人,進一步核實印證了相關信息,最終確定了“郭嗣友”即“郭泗友”。
近日,泰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來到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核實烈士信息。隨后,雙方走訪慰問了郭慶玉,為其送上慰問品和鮮花,傾聽他講述烈士生前革命故事。在走訪中得知,烈士的爺爺、叔叔、姑姑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都參加了革命,且烈士的三叔郭長存也是烈士,一門兩忠烈的故事讓大家對這個大家庭肅然起敬。
近年來,肥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通過強化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積極開展烈士尋親活動,成功幫助7名烈士和親屬實現了跨越時空的“重逢”。一個個夙愿得償的動人場景告慰了親人,也激勵著事務局的同志們幫助更多英雄“回家”。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