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進行時丨法治征程風正勁 重任千鈞愈奮發 打造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泰安樣板”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董文一)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為抓手,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今年,市委、市政府把爭創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作為奮斗目標,精心打造“法治泰安·國泰民安”的法治政府創建品牌。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創建辦加強統籌協調,制定工作措施,打造特色亮點,強化督導調度,推動示范創建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加強領導,全面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工作
當好領頭雁,打好組合拳,在新時代法治答卷上書寫新成績,是我市法治工作的目標要求。我市成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創建工作辦公室,負責法治政府示范創建的組織領導和統籌推進工作。市委堅持下好基本棋,將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列入市委重點任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去年12月28日,市委法治委印發《泰安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壓實工作責任。今年4月3日,我市召開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推進會議,63個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會,6個縣市區、4個功能區設分會場,市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對示范創建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深入推進市縣同創,市本級和各縣市區都確定了示范創建目標,成立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全部召開高規格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推進會議,市直各責任單位普遍建立起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業務科室具體抓的示范創建工作機制。各地各部門積極參與、凝聚合力,形成上下貫通、整體聯動、有序推進的工作局面。
◆建章立制,筑牢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網”
我市在法治政府建設上細耕責任田,構建滴灌網。從“創新熱線服務模式 助推法治政府建設”的大數據中心到“以信用+工程助推法制建設”的發改委;從“深化法律顧問改革 實現市縣鄉全覆蓋”的司法局到開展“油煙管家服務”創新執法監管模式的城管局;從“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 履行電波衛士使命擔當”的工信局到“依法行政 構建法治財政”的財政局等,無不彰顯著我市貫徹法治精神強有力的行動。我市各部門著眼現實問題,堅持優質高效,用才學雙馨的高素質“人才網”,全力推進了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各項指標任務的落實落細。
市司法局全面加強機構建設、完善工作機制、規范依法行政,推動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走深走實。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收行政復議申請669件,復議后息訴率達89.91%,行政復議監督依法行政、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凸顯。今年4月,泰安市“行政復議+”工作體系入選山東省司法廳行政復議創新示范點。
此外,我市將“搭建平臺、制定標準、完善機制,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人才隊伍”“四措并舉打造‘法治泰山·國泰民安’法治景區品牌”作為單項示范創建項目進行重點打造。
◆督導考核,高效能推動創建目標
我市以提升整體效能為目標,始終堅持督察、考核并重。去年以來,部署開展法治政府建設法治督察,市委依法治市辦分兩批,組織成立4個法治督察組,分別由市委政法委和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領導帶隊,開展對3個縣市區、3個功能區16個市直部門督察工作,對查出的50余個問題狠抓整改、跟蹤問效,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法治政府建設責任。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市委巡察,先后對6個縣(市、區)鄉鎮和10個市直部門開展巡察,選派人員參與巡察全過程,查出并整改34個法治建設問題。
今年5月,市創建辦成立示范創建督導檢查組,對照示范創建指標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對全市重點責任部門開展督查,指導部門整改提升。將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指標納入全市績效考核,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推動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強力推進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工作。
◆推陳出新,培育“法治泰安·國泰民安”法治建設“新品牌”
我市明確大方向,弘揚主旋律,揚起改革之帆,打造創新品牌。我市法治建設全域統籌、市縣聯動。市領導高度重視,要求依法行政,對敗訴率高的單位、部門,接受人大質詢,并啟動問責程序,加強與各級法院溝通銜接,形成良好的府院聯動機制。我市整合各種法治資源優勢互補、同頻共振,形成泰安法治“大合唱”。
為提升法治泰安品牌影響力,市委依法治市辦建立“法敢當”法治建設品牌項目庫,收納32個單位申報的56個項目,鼓勵各領域各部門以法治方式和改革手段,解決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關心關注的困難和問題,展現全市法治建設成果,帶動全市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市委依法治市辦也將重點跟蹤,全程問效,確保項目落地見效。
為積極推精品、創特色、出亮點,市司法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亮點工作的通知》,推動各級各部門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并聚力打造“法治泰安·國泰民安”品牌。圍繞品牌建設,我市依法保護泰山石、著力構建行政執法新生態的經驗做法受到中央依法治國辦充分肯定;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建設高質量法治泰安的實施方案》,實施“1+2+4+5+X”工程,進一步提高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水平;制定全國首個《法治工作隊伍建設規范》地方標準,召開全省法治人才現場會,法治人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黨政一體法律顧問市縣鄉三級全覆蓋,重大行政決策“1+X”制度及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這些都足以彰顯我市探索法治政府建設的新思路和大規劃。
◆圍繞中心,優化營商環境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市從源頭把好關口,優化法律政策環境,會同工商聯、貿促會,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建立企業立法聯系點,推動出臺《泰安市新型工業化促進條例》。制定《規范和保障重點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圍繞重點建設項目落地“事前、事中、事后”3個環節,切實把好項目“法治關”,為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全鏈式服務保障。
規范行政執法,能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我市繼續實施市長約談、府院聯動、錯案通報等一攬子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多頭執法、隨意執法、違法執法問題。落實“兩輕一免”清單,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方式,綜合運用非強制性手段,為企業發展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
精準高效服務,助力優化法治社會環境。我市深入開展“產業鏈+政法專員+法律服務”,推出惠企“政策服務包”,為企業提供24小時全天候法律服務。暢通行政復議“綠色通道”,加強涉案企業與行政機關的協商溝通,快速化解“政企”糾紛,助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營造氛圍,傳播示范創建“好聲音”
我市抓好輿論宣傳,造大聲勢;抓好典型宣傳,求大推動;把握群眾宣傳,抓大參與。各部門積極推進示范創建宣傳工作,市委宣傳部、市委依法治市辦聯合印發《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宣傳工作方案》,制定“法治泰安·國泰民安”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系列新聞發布會方案。組織相關部門積極展現示范創建工作成績、成效。打造“法治政府最泰安”示范創建公眾號,與多家媒體開展合作,開設“示范創建進行時”等專欄,綜合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多角度積極宣傳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的做法,報道各類稿件近200篇,營造了“隨處看得見、抬頭可以學、時時能感受”的濃厚氛圍。
我市將進一步加強黨對法治工作的堅強領導,踐行法治使命,培養法治隊伍,創新法治工作,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工作,打造示范創建“泰安樣板”,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