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做好水文章 讓生活污水不再“抹黑”幸福家園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李皓若 通訊員 紀宗玉 王萌萌 姚曉彤)“以前生活污水只能排到家門口,夏天蚊蠅滿天飛,冬天還結冰打滑。”說起這些年來農村生活環境的變化,肥城市汶陽鎮董廟村的老人們感慨萬千,“你看,現在污水都通過這些‘大黑管子’淌到污水收集池里去了,再也聞不到臭味了。”
在董廟村社區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現場,汶陽鎮環保辦主任李西芝告訴記者,該項目日處理生活污水能力達到600噸,配套建設了8公里雨污分流管網,全面解決了鎮駐地和周邊社區污水處理問題。截至目前,汶陽鎮共建有4個生活污水處理站,日處理量達到800噸。
肥城市位于黃河流域一級支流大汶河流域,地處大汶河畔的汶陽鎮,以大汶河沿岸管理和水質治理為重點,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美麗鄉村好環境換來生態文明的加快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保護好大汶河,就是保護黃河。”汶陽鎮黨委書記梁乙廣話語堅定。
緊緊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精準發力,截至目前,汶陽鎮40個村已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還有13個村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今年將全部完成。”李西芝說。
同樣位于大汶河畔的孫伯鎮以控源截污為核心,全面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集中對鎮村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升級。總投資4500萬元的鎮駐地污水收集處理項目,鋪設污水收集管網38公里,覆蓋鎮駐地2.91平方千米內的孫東村、孫西村、東程村、西程村四個村,以及相關社區和駐地企事業單位,服務總戶數達到4500余戶,總人口1.3萬人。
不讓一滴污水“抹黑”幸福家園。孫伯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采取“納管收集+標準化污水設備處理+人工濕地”的系統治理方案,生活污水經污水站處理后再經潛流濕地凈化,其水質可達到地表Ⅳ類標準,最終排入孫伯河,實現了水資源再生利用,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力求實效。潮泉鎮百福圖村由7個自然村組成,原規劃集中建設社區,目前只有1個分村完成搬遷建設,在生活污水處理上搬遷村采用了建設污水處理站模式,其它分村結合實際則采用了集中拉運模式。“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花架子’,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癥下藥’。”泰安市生態環境局肥城分局副局長安玉峰說。
安臨站鎮利用本土企業生產水質凈化材料的優勢,積極研究低成本、易維護、效果好的治理模式,采用“黑灰分離+單戶或聯戶生態處理”模式在馮杭村安裝入戶;高新區梁莊村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將治理區域集中,利用地勢采用集中拉運模式;老城街道雙峪村利用本村生態池塘,將生活污水收集后經收集池預處理后排至生態塘進一步凈化處理……
“肥城市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因地制宜,主要采取納入污水管網、建設集中污水處理站、集中拉運、集中生態處理、單戶或聯戶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黑灰分離+單戶或聯戶生態處理、黑灰分離+簡易處理7種模式。”泰安市生態環境局肥城分局局長有保龍說,目前,肥城市586個行政村已累計完成456個村的生活污水的治理任務,完成率達到78%,今年底將全部完成。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