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 | 哪句話能治愈一下“精神內耗”?
新華社成都8月3日電 題:哪句話能治愈一下“精神內耗”?
新華社記者王春燕、黃耀漫、田光雨
要說哪項運動看起來最像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較量,射擊這項運動絕對排得上號。現在社會上也流行一種自己與自己的較勁——“精神內耗”。
成都大運會射擊項目日前收官,那些從自我較量中脫穎而出的射擊運動員們,說了不少關于調整心態、追逐夢想、保持專注、平衡事業的做法。不妨看看,他們說的哪句話,能治愈“精神內耗”?
關于如何調整心態,與胡凱搭檔獲得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冠軍的張綺的秘訣是“每一次擊發都要重新開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初心,專注在動作本身”。獲得1銀1銅的捷克選手帕維爾·謝巴爾的秘訣是調整呼吸,“我把呼吸的頻率降下來,越來越慢,越來越慢,我就能保持平靜”。
印度射擊隊的出色發揮有目共睹,共獲得8金4銀2銅。對于獲勝的秘訣,印度選手瓦拉里萬說的是人人都懂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的“大白話”:“其實沒什么秘訣,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多年來,我們一直參加各種賽事,每一次比賽都必須拿出最好的競技狀態,所以這次的表現應該是長期堅持的結果。”
關于搭檔的發揮是否會影響自己的發揮時,他們的說法似乎很矛盾,但又好像很合理。
當搭檔發揮好時,就能產生積極影響。搭檔張綺獲得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金牌的中國隊選手胡凱說:“我的狀態沒那么理想,但隊友發揮穩定,一路鼓勵我,把我帶進決賽。”
搭檔宋布寒獲得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金牌的中國隊選手張雨說,自己在決賽階段有一陣很緊張,“但我看了他一眼,他很穩,然后我也就穩下來了”。
但如果搭檔發揮欠佳,他們也可以絲毫不受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自己,因為我們這個項目本來就是做好自己,搭檔的發揮其實對我沒有什么影響。”張雨說。
關于學業與射擊的平衡,收獲女子50米步槍三姿個人銅牌和團體銀牌的中國隊選手王澤儒的選擇是“不做選擇,我全都要”。
因為在王澤儒看來,射擊決定事業,學業決定人生,“該考試考試,該考核考核,該打實彈打實彈。學業和射擊都有壓力,感覺不相上下,但是都得認真對待”。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