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6市文化館齊聚“山東公共文化云”
日前,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書面印發了省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
從調研結果看,山東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豐富多彩,按照“群眾點單,政府買單,精準服務”的模式,在全省廣泛組織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工程,年均送戲下鄉均超過6萬場次。2020年文旅部舉辦全國 “村晚”示范活動以來,我省鄉村“村晚”入選全國“村晚”展示示范點的數量和活動統計數據均位居全國第一。2021年以來,各級政府及文化旅游部門采取“為群眾送小劇小戲”和“群眾演給群眾看”兩種模式,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創作演出小戲小劇。2022年全省組織開展1077場群眾性小戲小劇“大擂臺”活動,參與群眾約290萬人次。
調研發現,全省各地不斷加強基層文化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建立五級文化志愿服務網絡體系,形成了以省、市、縣三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 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工作者為基礎,以各級基層文化帶頭人為骨干,以社會熱心人員為支撐的文化志愿者隊伍。截至2022年底,全省村級以上文化志愿者組織機構達到34800余家,注冊文化志愿者42.5萬余人,年均參與志愿服務的文化和旅游志愿者120萬人次,年均服務群眾達4050萬人次,有成效和示范性的文化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達到190余個。
聚焦群眾文化需求新變化,山東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積極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線上+線下雙渠道齊頭并進的服務模式,初步形成了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服務體系。 2021年,作為全國試點省份,推進“山東智慧圖書館云”平臺建設,全省開展智慧圖書館云注冊的公共圖書館達146家,年訪問量109萬人次,開展活動云直播63場。建設“山東公共文化云”,形成覆蓋全省各級文化館(站)的大集成、大展臺。截至2023年4月底,全省16家市級文化館、129家縣(市、區)文化館已實現與“山東公共文化云”的對接,全省公共文化領域依托各級公共文化云,實現了優秀作品線上線下齊聯動。據統計,2022年全省云上展播群眾文藝作品455場次,展播群眾文藝作品2900件,點播人次達4600萬次。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一穎 實習生 滿文秀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