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沿黃9市法院設立33處黃河巡回法庭(工作室)
7月19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傅國慶介紹,近年來,山東法院依法審理黃河河道內“四亂”案件177起,助力清“四亂”問題1500余項,在沿黃9市法院設立33處黃河巡回法庭(工作室),巡回開庭170余次。
加強黃河流域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有效銜接,支持黃河河務部門依法行政,依法審理黃河河道內“四亂”案件177起,助力清“四亂”問題1500余項。建立黃河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勤聯動機制,依法嚴懲非法采礦等破壞黃河安全運行違法犯罪行為。
建立黃河流域巡回審判制度。在沿黃9市法院設立33處黃河巡回法庭(工作室),巡回開庭170余次,審理案件457件;積極參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灘區遷建工作,化解矛盾糾紛230余起,開展黃河保護法治宣傳160余次,推動實現司法為民零距離。
助力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探索建立“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模式”,聯合黃河河務部門建立17處黃河司法修復基地,適用補種復綠、增殖放流等替代性修復方式,推動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更加協同高效。設立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建立執法司法“直通車”制度,推動35萬畝退化濕地逐步恢復。東營法院推動建成國內首座油泥砂焚燒爐、23個油泥砂暫存地,徹底解決油田開發遺留的污染環境問題,相關做法被寫入最高法院工作報告。
加強黃河流域文化司法保護。聯合建立16處黃河流域法治廣場,促進法治文化與黃河文化元素有機融合。依法嚴懲黃河流域盜掘古文化遺址等犯罪案件22件,加大財產刑適用力度,判處賠償修復費用200余萬元。
充分運用“技改抵扣”、產能指標置換等替代性修復方式,推進沿黃7個行業23家高耗能企業實現產能迭代升級,實現產業轉型、環境修復和民生保障有機統一。在黃河灘區遷建集置區設立法官工作室5處,依法妥善化解因黃河灘區移民搬遷引發的訴訟糾紛50余起,守護灘區群眾的“安居夢”。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