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答卷丨華凌牛業:敢教荒原成沃野 不待揚鞭自奮蹄
?編前語: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為了積極響應黨中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新華網推出大地答卷——2023鄉村振興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深入一線,講述領軍企業、科技工作者、基層干部、金融機構等情系三農、科技強農、產業興農、金融助農,把鄉村振興的答卷寫在祖國大地的動人故事。
↑點擊查看視頻
海報設計:于耀東 視頻剪輯:李亞
新華網烏魯木齊7月17日電題:大地答卷丨華凌牛業:敢教荒原成沃野 不待揚鞭自奮蹄
記者 楊昱 郭良 李楠 李亞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敝骷衣愤b的這句名言,總能給人以心靈的觸動、深刻的啟迪。在中華傳統文化的語境中,牛是無私奉獻、開拓進取、吃苦耐勞的象征,寄寓著人們的美好期待?!叭孀优!薄巴鼗呐!薄袄宵S?!保羌矣鲬魰缘拿篮眯蜗?,已沉淀為底蘊深厚的文化意象。
在新疆,有這樣一家企業,他們與牛有著不解之緣,短短兩年時間斥資百億,在新疆打造10個牛業田園綜合體;他們向戈壁荒漠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向光熱要品質,實現了“不與糧爭地、不與民爭利”;他們煥發著“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將沙磧變新洲”的拓荒牛精神;他們閃耀著“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老黃牛精神,用開拓與擔當,在新疆大地上寫下精彩答卷。
一個產業托起一片希望
盛夏時節,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記者走進新疆拜城縣溫巴什鄉開外孜力克村代養農戶肉孜·吐拉甫的家里。肉孜·吐拉甫正欣慰地看著牛兒在圈舍悠走,臉上洋溢著幸福。“把牛犢養殖到第三年,三年內牛犢屬于我們農戶。到時如果將公牛賣給華凌,他們會按市場價回收公牛。養殖至產犢期間,飼喂成本不超過4500元。我從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繁育區領養10頭母牛,這讓我的家庭每年有了4-5萬元的收入?!比庾巍ね吕﹂_心地向記者介紹。
新疆拜城縣溫巴什鄉開外孜力克村代養農戶肉孜·吐拉甫接受采訪
養牛增收致富,要靠農牧民的辛勤勞動,也離不開一頭肉牛從牧場到餐桌、從養殖到研發的全產業鏈平臺。據記者了解,目前華凌牛業在拜城投入高端、新型田園綜合體項目,形成了“養、儲、銷”一體化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模式,與農牧民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提升養殖積極性,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
俗話說,“不當農民不知農民的苦,不干農業不知農業的難?!鞭r牧業是一個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大的產業,社會資本參與度、人才集聚度相對較低。
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育肥牛養殖基地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2020年,已經在畜牧業耕耘20余年的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凌工貿)決心向畜牧業縱深挺進,一頭扎進了肉牛養殖全產業鏈和現代牛業田園綜合體建設。
2020年6月開始,華凌奔赴新疆各個地州市考察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始布局牛業版圖,打造集飼草種植、良種繁育、規模養殖、屠宰加工、進出口貿易、智慧農業、旅游康養等為一體的華凌牛業田園綜合體項目,并陸續在葉城縣、和靜縣、拜城縣、于田縣、策勒縣、鐵門關市、鞏留縣、塔城市、阿勒泰市和烏魯木齊市等地奠基動工。同時,注冊成立華凌牛業集團有限公司。
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飼養員正在巡視牛場
經過兩年建設,華凌在疆肉牛產業布局已基本完成,投資10個現代牛業田園綜合體,投入超百億元,并開始初見成效。目前,10個華凌牛業田園綜合體項目解決就業近3000人,帶動158家養殖種植合作社、3200余戶農牧民加入產業化聯合體,助力1.3萬農牧民就地就近就業。
華凌牛業集團副總經理王玉江介紹,田園綜合體項目體系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為發展思路,以肉牛產業鏈體系、生態環境體系、休閑旅游服務體系為支撐,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華凌牛業集團副總經理王玉江接受采訪
談及未來發展,王玉江說,華凌牛業集團產業布局的目標是現代牛業田園綜合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全面運行,銷售網絡網點覆蓋全國;力爭建成肉牛存欄量超30萬頭的產業集群,輻射帶動產業化聯合體中100萬頭能繁母牛,企業產值超過100億,將“華凌牛業”打造成全國肉牛行業優秀品牌。
一個產業托起一片希望。王玉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華凌牛業田園綜合體項目將展現一幅“農興、林茂、牧旺、旅美”的美麗生態新畫卷。
一片片荒原變成一幅幅良田
仲夏的新疆拜城,天是那樣的藍,日光是那樣的強烈?!盎臑┱婺茏兞继?。三年前,這里還是戈壁荒灘,土壤鹽堿度很高。經過三年治理,這里變成了能長玉米、苜蓿的良田?!闭驹谝黄G油油的玉米、苜蓿地里,拜城縣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人李軍平向記者介紹。
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人李軍平接受采訪
炎炎烈日下,李軍平指著身后一個深四五米的排堿溝說:“一般的鹽堿地,我們在挖排堿溝時,會挖120米到150米長,最長不超過200米。排堿溝太長會影響效果?!彼榻B,鹽堿地改良并不容易,需要投大量資金。
拜城縣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項目的一處排堿溝
一眼望去,排堿溝里,隨處可見白花花的鹽堿漬。
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項目平整土地時場景 (資料圖)
為什么必須自己改良土地種飼草料?李軍平介紹,一是保障優質飼草料供給,二是肉牛養殖成本30%-35%來自飼草料。
現在,華凌牛業集團大力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種植的同時,也積極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如小米、紅棗、核桃、吊干杏等,助力當地農牧業循環發展。
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自噴灌系統正在作業中
王玉江介紹,華凌牛業田園綜合體項目大多分布在南北疆干旱沙漠地帶,土壤鹽堿化、荒漠化嚴重,自然條件差。華凌投入了大量人財物對鹽堿、沙化飼草種植地土壤進行改良,實施沙漠生態修復、土壤沙化治理的“綠染黃沙”工程。通過發展青貯玉米、苜蓿以及其它抗寒耐堿耐旱類牧草的種植,改善了牛場周邊生態環境,增強了飼草料的供給保障能力。同時,華凌最近還投資建設了農機裝備制造工廠,生產高標準高效節水灌溉設施,配套給各項目。
一頭牛牽出數字化產業鏈
記者來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切爾克齊鄉阿勒瑪勒村的華凌牛業阿勒泰有限公司服務中心。只見牛兒在圈舍悠走,料車在牛群間穿行,料草徐徐落入食槽,一切都井然有序。
“無人的繁忙”背后,是運籌帷幄的“大腦”。
在牧場,每頭牛都有一個耳標,每個耳標號都跟著一個檔案,記錄著這頭牛的出生、月齡、轉欄次數、飼料配方、防疫、出欄、交易等詳細資料。通過華凌數字平臺,可實時采集每頭牛的心跳、血壓、體溫和步數等及時數據。
“打開手機app,牛是在吃草還是睡覺,在生病還是發情,我都一目了然。”王玉江打趣道。
華凌牛業員工正在通過數字化平臺監看項目地
他告訴記者,華凌農牧產業數智化平臺的核心是打造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電子商務、大數據分析、智慧農牧、質量追溯六大業務板塊。其中養殖管理環節是關鍵,可以監測到從品種繁育到育肥出欄的整個環節,包含健康狀態監測、疫病防控、病情診斷、治療方案等系統集成。
同時,數智化平臺還可以做到精準飼喂,對飼草料配方、飼喂次數、時間、數量等進行精細化管理,對飼肉轉化率、日增重進行精準測量,運用RFID技術,實現數據自動采集、上傳和分析。
華凌正全力打造農牧業數字化產業鏈平臺在新疆肉牛產業的模范試點,通過高新技術來實現產業提質增效,提高生產效益。王玉江介紹,華凌還將依托互聯網技術建立農牧大數據中心、交易中心,逐步形成農林牧一體化發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綠色循環數字化產業鏈條。
一份工作的踏實與安穩
走進拜城縣新絲路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該合作社的獸醫亞爾買買提·托爾洪正在給牛做防疫。閑暇之余,他給記者講述了自己與華凌的不解之緣。
拜城縣新絲路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獸醫亞爾買買提·托爾洪接受采訪
“2021年,我畢業于新疆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F在已經在合作社工作了一年半的時間。這讓我不用出遠門就可以有一份安穩的工作。我的一些同學也想來我們合作社工作。”
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繁育區技術員努日曼古麗·艾尼瓦爾接受采訪
在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繁育區技術員努日曼古麗·艾尼瓦爾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她對記者說,“由于繁育區離家較遠,這里還給解決了餐飲和住宿,給員工上保險。我喜歡在這里工作,心里感到很踏實。”
“拜城田園綜合體項目,目前共計有366名正式員工,包括來自高職和新疆財經大學、塔里木大學等本科院校的畢業生130多人,其中本科畢業生64人。除了正式員工,還有季節性用工、臨時性用工。這個季節這幾天,臨時性用工平均每天有900多人?!崩钴娖浇榻B,去年,農田、牛場臨時性、季節性用工,加在一起達到9.7萬人次。
李軍平介紹,華凌來到拜城投資,和當地政府也簽署了協議,就是要讓當地的一些農牧民在企業就業。除此之外,還大量招聘當地大學生到綜合體項目來工作。自落地拜城縣以來,已招納當地大學生57人,聘用農田管理、畜牧獸醫等專業技術人員和機械操作人員200余人。
華凌牛業拜城田園綜合體綜合治理后俯瞰(無人機拍攝 資料圖)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秉承“投資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華凌以“拓荒?!钡暮狼?,讓天山南北一片片荒原變成一幅幅良田,以創新精神高質量探路農牧業循環經濟,帶動當地農牧民就業增收,為助力鄉村振興,不舍晝夜默默耕耘。
百里平疇,大地無言。唯有努力前行,方不負時代。田園綜合體對華凌而言,不只是手段和路徑,更是起點,是希望,是成長。期望這片被機遇和雄心垂青的大地重煥盎然生機。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